返回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第2/3页)

变成对怡和的肢解,汇丰虽得现金,却也见证了一个重要客户的崩塌,自身影响力无形受挫。

    其他英资如太古、会德丰,更是兔死狐悲,加紧收缩防线,唯恐成为下一个目标。

    那些依附英资、以洋行为荣的“高等华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惶恐。

    怡和的倒下,砸碎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金字塔尖。

    酒会上窃窃私语的不再是伦敦时尚,而是如何向新崛起的黄河实业靠拢。

    有人已经开始绞尽脑汁,试图搭上何雨柱这条新的大船。

    黄河实业总部的宴会厅灯火通明。

    霍英东携李欢亲至,笑容真诚:“何生,这一仗打得漂亮!扬眉吐气!”

    何雨柱含笑相迎:“霍生过誉,恰逢其会罢了。”

    李欢感叹:“怡和百年根基,竟被何生数月瓦解,手段魄力,令人叹服。”

    何雨柱举杯:“往后,还需诸位多多帮衬。”

    气氛融洽,这是真心来贺。

    至于那些没有被邀请的就酸的不得了了,正在想办法弥补之前跟黄河的嫌隙,比如包船王、李超人之流。

    当然他们也存着别的小心思,包船王盯上了怡和船运,李超人则是盯上了怡和置地和葵涌,想分一杯羹。

    而黄河实业总部正在觥筹交错之时,太古洋行顶层会议室烟雾缭绕。

    西蒙褪去绅士面具,指尖用力戳着桌面地图:“九龙仓码头是心脏!何飞用阴招得手,根基不稳。我们联手吃下流通股,夺回控制权!”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太古大班施怀雅和会德丰主席马登,“格罗夫纳的现金弹药充足,只要你们稳住阵脚,股价就能翻盘!”

    沈弼静坐角落,垂眸轻咳一声:“汇丰.不便直接入场,但资金通道畅通。”

    施怀雅掐灭雪茄,灰白烟雾后眼神阴晴不定。

    马登指关节捏得发白——九龙仓最后的股份若失,下一个就是会德丰的船坞和仓库。

    两人无声对视,这步棋太险了,但是他们更怕他们是黄河的下一个目标。

    1973年7月上旬的某一天。

    白毅峰的情报送到何雨柱案头:“老板,格罗夫纳联合账户今起扫货九龙仓,英资跟风。”

    “那就放一些饵出去,只要保证我们能坐稳董事会主席的位置就行。”

    “是,期市空单已就位,三倍杠杆静候猎物。”小满在一旁道。

    “三倍是不是低了点,格罗夫纳还是很有钱的。”何雨柱道。

    “柱子哥,再加是不是冒险了点?”

    “现在大盘指数多少了?”

    “在480点左右盘桓。”

    “还记得我跟你说的最低是多少么?”

    “150。”

    “那你担心什么?这段时间你们应该也是斩获颇丰吧,舍小求大在格罗夫纳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是,我这就回去修改方案。”

    黄河这边在紧张的准备筹码等着狙击联合资本。

    格罗夫纳的攻势并没有何雨柱久等,而且来得很迅猛。

    7月中旬的港交所,九龙仓股价像被注入强心针,从18港元一路跳涨,短短十日便冲破30港元。

    太古、会德丰旗下关联股票也跟着上扬,恒指被这股力量拖拽着,从480点缓慢爬向550点。

    市场沸腾了。

    “英资大反击!”“九龙仓要回魂了!”街头小报用最夸张的标题煽动人心。

    散户们攥着报纸冲进经纪行,茶餐厅伙计午休都围着收音机听股市播报,眼神狂热。

    有人抵押了楼花套现,有人把全部积蓄押上,赌这股“西风”能压倒东方的寒流。

    李超人的长江实业亦未能免俗。

    年初拿下北角地块本想稳健,此刻眼见九龙仓直冲40大关,又听闻英资巨擘联合托盘,终于按捺不住。

    通过“长江置业”秘密吸纳近5%的流通股,甚至不惜短期拆借,期望搭上这列“回本”快车。

    “老板,格罗夫纳的仓位已超20%,太古和会德丰合计增持至15%,市场跟风盘占比近30%。”临时被调过来的陈胜将最新持仓报告放在何雨柱面前,指尖点着数据,“他们用汇丰的资金通道加了杠杆,成本价在25港元左右。”

    何雨柱看着投影上九龙仓陡峭的K线:“听说还有不少散户和投机资本也进来了?”

    “是,经纪行数据显示,近两周散户新开账户激增三成,不少人借贷入场。李超人的长江置业也在10日前追了仓,成本不低。”阿浪补充道。

    “真是不作不会死,他们就真看好英资?”

    “老板,这次过后估计有不少人要破产了。”

    “赌博害死人!”

    “是啊!”

    这时小满抱着期市台账走进来,报表上的数字密密麻麻:“柱子哥,按您部署,通过关系融券规模已达到流通股的18%,资金杠杆放到五倍,对应期指市场的场外对冲头寸也已到位。加上我们可动用的自有仓位抛压,火力足够撕开防线。恒指现价540,离那个地狱价,还远得很。”

    陈胜补充关键点:“关键猎物仓位已被锁定,杠杆绷紧。他们快没流动资金维持高位了。”

    何雨柱指尖在桌面重重一叩:“再等几天,多割点韭菜没问题吧?”

    “没问题,现在市场上都看涨,还会拉高不少。”小满道。

    “那就等到下周一开市再动手!让他们尝尝,杠杆断裂的滋味。”何雨柱声音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杀伐。

    “是。”

    次日一早开盘,港交所迎来最狂热的一天。

    九龙仓股价冲破38港元,创股灾以来新高。

    格罗夫纳的操盘手在经纪行里意气风发,甚至对外放出消息:“目标50港元,英资要夺回九龙仓控制权!”

    散户们在街头欢呼,有人举着股票凭证奔走相告,连茶馆里的伙计都开始“指点股市”。

    李超人的办公室里,他看着长江置业的持仓报告,眉头微蹙。

    副手劝道:“老板,现在抛出能赚一笔,市场太疯了。”

    他却摇头:“英资底气足,再等等,至少到4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