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52章 大鳄落幕,资本受挫 (第1/3页)
恒指持续阴跌,小满的金融团队越发忙碌,甚至还加了人。
他们精准狙击会德丰、太古等目标,在混乱中持续收割利润,弹药库愈发充盈。
不久后,阿浪手持黄河实业成为怡和置地最大单一股东的证明文件,昂然踏入怡和置地董事会。
当他宣布:“即日起,黄河实业行使股东权利。”
怡和慌了,怡和在香江最赚钱的岂是还是房产。
消息传回伦敦,怡和洋行真正的主人,老凯瑟克坐不住了。
他亲自飞抵香江,通过汇丰大班沈弼递话,请求面见何雨柱。
汇丰银行某高级会客室内,气氛凝重。
老凯瑟克拄着手杖,面容疲惫,强撑着昔日威严。
沈弼作陪,神色复杂。
何雨柱带着阿浪准时出现。
“何先生,”老凯瑟克开门见山,“怡和愿意付出代价,恳请阁下…高抬贵手。我们希望能赎回部分核心资产,特别是置地股权。”
何雨柱端起茶杯,目光平静:“凯瑟克爵士,商场如战场,成王败寇。怡和挑起战端时,可曾想过高抬贵手?”
老凯瑟克喉结滚动:“此一时彼一时,格罗夫纳之事,非我本意,实属无奈。怡和愿以高于市价…”
何雨柱抬手打断:“市价?”
他看向阿浪。阿浪会意,报出一串数字,正是当前怡和置地惨不忍睹的股价。
“按这个价,黄河可以继续增持。”何雨柱道。
老凯瑟克脸色灰败,握着手杖的手微微发颤。
沈弼轻咳一声,试图缓和:“何生,冤家宜解不宜结。凯瑟克爵士亲至,诚意十足。若能达成和解,对稳定市场也有利。”
何雨柱放下茶杯,看向老凯瑟克:“想谈,可以。三件事:第一,怡和旗下所有码头业务,包括剩余权益,整体作价,打包卖给九龙仓。第二,怡和洋行在香江的地产项目,黄河实业拥有优先收购权,价格我们评估。第三,”他顿了顿,“怡和彻底退出葵涌,承诺永不涉足香江港口。”
条件苛刻至极,几乎是要肢解怡和在港根基。
老凯瑟克胸口起伏,沉默良久,最终,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颓然道:“我需要时间…考虑。”
何雨柱起身:“静候佳音。”
他带着阿浪离去,留下包厢内死一般的沉寂。
老凯瑟克望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第一次感到,属于怡和的辉煌,正在这片土地上无可挽回地熄灭。
老凯瑟克的“考虑”并未持续太久。
怡和一连开了五天的董事会,愣是找不到在香江的解决方案,董事们一致认为怡和的后路在全世界,除了香江。
一周后,一份由怡和洋行总部发出的正式函件摆在了何雨柱的案头。
函件措辞正式而克制,核心内容却清晰无比:怡和洋行愿意整体出售其在香江的所有核心业务及资产,包括怡和置地剩余股权、旗下未售物业、牛奶国际(美心、万宁、7-11)、怡和船务剩余资产、以及所有未列入先前资产包的零散权益。
但价格,却是一个令人瞠目的天文数字——十五亿港币。
“十五亿?”阿浪看着何雨柱递过来的文件,嗤笑出声,“老板他们是真敢要啊,这老狐狸,临走还想狠狠咬一口,做梦呢!市场恐慌还没过去,他这些资产打包起来,按现在市价能值五六亿就不错了!”
何雨柱神色平静,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也是试探我们的底线。想给这场百年殖民商业的落幕,留一个体面的价码。”
他拿起钢笔,在文件空白处迅速写下几行字,然后递给阿浪:“回复他们。两个方案。”
方案一:打包价3.5亿港币,一次性现金支付。
方案二:维持原价十五亿,黄河实业放弃整体收购,但会加快股市和其他方面的行动。
最后还有一行小字备注:“方案一为最终出价,不接受议价。十日内有效。逾期将执行方案二。”
“老板,这…这比我们之前买汇丰资产包还便宜了两千万啊!”阿浪惊讶道,这真是“打骨折”了。
“此一时彼一时。”何雨柱眼神锐利,“那时是汇丰急于脱手止损,怡和还有幻想。现在,是怡和跪地求卖,幻想破灭,且市场更糟。方案一,是给他们一个相对体面、快速离场的通道,拿钱走人,彻底解脱。方案二,是告诉他们,拖下去,他们连这‘骨折价’都拿不到,现在股市一天一个价还在不停地跌,再拖下去他们的市值只会更贱!”
“我明白了!我立刻让律师团队按这个意思起草正式回复。”
怡和洋行总部,顶层办公室。
老凯瑟克拿着那份冰冷而残酷的“3.5亿港币”方案,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那份二十五亿的幻想,在对方轻描淡写的“股市继续收购”威胁面前,脆弱得像一张废纸。
“爵士…”一旁的财务总监声音干涩。
老凯瑟克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也想过动用官方的力量,但是可行性不高,人家用的是正当的手段,再这么搞下去香江的怡和就得破产了,到时候可不是骨折价这么简单了,资不抵债人家随便出点钱就拿走了。
百年基业败于他手,他感觉有点扛不住。
再睁开时,他的眼中只剩下疲惫和认命,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回复黄河实业…我们…”他的声音沙哑,每一个字都说得很难,“…接受方案一。”
1973年,这场由葵涌码头价格战点燃,最终席卷整个英资财团、震动香江的金融与商业大战,以黄河实业鲸吞九龙仓、肢解怡和、并收获庞大现金流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尘埃落定。
香江的商业格局,提前十年被改写。
一个以“黄河实业”为核心的庞大商业帝国,昂然崛起。
怡和洋行黯然接受“骨折价”,打包出售香江核心资产的消息,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冷水,瞬间炸响整个香江商界。
观望的欧美资本圈一片哗然。
黄河实业展现的雷霆手段与精准算计,令他们深感忌惮。
汇丰沈弼面色阴沉,这笔“止损”交易最终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