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不装了,苏泽出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39章 不装了,苏泽出手 (第1/3页)

    当日晚上,高拱家中。

    文选郎张四维坐在书房里,看着桌案后的高拱。

    “师相,增补阁臣的名单已经递送到宫里了。”

    高拱微微点头。

    张四维连忙问道:

    “师相,您觉得陛下会点哪位大人入阁?”

    张四维虽然是选郎,但是推举重臣入阁这件大事,吏部能做的事情,不过是将符合条件的官员列成名单,送入宫中而已。

    今日在书房中的,都是高拱的门生弟子,不过这种场合高拱也都不会喊苏泽过来的。

    这倒不是高拱不重视苏泽,反而这是一种对苏泽的保护。

    在高拱看来,苏泽九成九能入阁的,将来必然要继承自己政治遗产的。

    而且苏泽和其他几位阁老的关系都不错,也已经树立了“公者无私”的人设。

    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让苏泽涉入这些政治阴谋,脏了他的羽翼了。

    高拱说道:“以陛下的圣明,殷士儋入阁的可能性最大。”

    “师相!”

    张四维首先出声,殷士儋和高拱的关系不好,是三个热门人选中最糟糕的结果。

    殷士儋在政治上偏向保守,在学术上和前阁老徐阶交好,对高拱提倡的实学颇多鄙夷。

    高拱说道:

    “殷士儋也算是潜邸旧人,给陛下讲过学,陛下是个念旧的君上。”

    “殷士儋教导太子有功,在礼部侍郎位置上也无过。”

    “最重要的是,他和我们四辅臣都没有多少瓜葛。”

    “王世贞和张阁老交厚,李一元又和老夫有旧谊。”

    张四维很快明白了高拱的意思。

    正如高拱所说的那样,皇帝同意往内阁塞人,但不愿意内阁失衡。

    从功劳上排,李一元和王世贞都在殷士儋之上。

    但偏偏两人都和内阁里两位阁臣有瓜葛,所以皇帝更有可能选择和内阁阁老们都没有联系的殷士儋。

    高拱又说道:

    “不过殷士儋和徐阁老有旧,你们可以试试从这里上书。”

    在场众人迅速领会了高拱的意图。

    殷士儋在学术上和前任首辅徐阶志同道合,两人也有私下交往。

    而如今皇帝对徐阁老厌恶,如果从这点攻击殷士儋,说不定就能让皇帝改变心意。

    同样的秘密会议,也出现在张居正的家里。

    而张居正的策略,是让言官质疑李一元的资格。

    李一元就任刑部侍郎才半年多,而且手头上的《大明民律》才完成初稿,并不适应这个时候入阁。

    殷士儋只是和张居正政见不合,但是和高拱却还有学术上的争斗。

    所以对于张居正来说,殷士儋入阁算是其次差的选择,毕竟掌握吏部的高拱,是首辅李春芳下实力最强的阁老。

    就算殷士儋入阁不利自己,只要不让李一元入阁,张居正也能接受了。

    而赵贞吉的态度就更明确了,他和殷士儋都是心学同道,自然是支持殷士儋入阁了。

    ——

    京师的地下赌场,都已经开出盘口,不过三人的赔率都差不多。

    京师的大街小巷中,也都在讨论这次增补阁老的大事,这件事的风头已经盖过了之前工部治黄和修河之争。

    毕竟对于京师的读书人来说,无论是黄河还是大运河,都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朝堂上的重臣变化,才是最好的谈资。

    国子监。

    原本没人待见的国子监,在隆庆三年的几次扩张中,日益热闹起来。

    先是监生可以参加顺天府的官生乡试,让不少监生也有了入监读书的动力。

    其次是吏科班和营造学社也搬到了国子监内,增加了国子监的人气。

    而武监也在国子监隔壁施工。

    现在的国子监,虽然比不上最鼎盛时期,但是也比前朝热闹多了。

    读书人多了,各种商铺设施也多了。

    张纯坐在一家新式的茶楼中。

    这家茶楼和普通的茶肆不同,专门用木板隔出了一个个包间,虽然隔音效果堪忧,但是好歹算是有了私密空间。

    提供的茶也和普通茶肆的浓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