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38章 前置任务?《请增补阁臣疏》 (第1/3页)
苏泽并非不想出手,奈何在说服高拱上就碰了壁。
苏泽拜访高拱,想要探一探内阁口风。
还是高拱的那间书房,但是这一次来,没有前几次的整洁。
高拱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书,最显眼的是一个大部头文档。
《大明民律》。
苏泽这才想起来,这不是自己上书,请求朝廷编修的民法典吗?
好像是交给刑部侍郎李一元编修的,这么快就修完了?
自己请求民律,是去年六月份的事情,半年就完成初稿,这位李侍郎要么本身非常精通司法工作,要么自身领导能力出众。
至于这部《大明民律》草案,为什么会出现高拱的案头,苏泽也很快想明白了。
现在内阁只有四名阁臣,首辅李春芳长期告假。
面对朝廷越来越繁重的政务,三位阁老也做了分工。
高拱掌吏部,刑部的事务也由他先票拟。
张居正掌户部,也要票拟工部的事务。
赵贞吉则负责兵部礼部。
这部《大明民律》,自然先送到了高拱的案头。
高拱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看向苏泽问道:
“工部的事情你也要掺和?”
苏泽连忙说道:
“师相,河务可是关系到百姓生计的重要事务啊。”
高拱放下眼镜,指着如同小山一样的《大明民律》,对着苏泽说道:
“如今工部是张阁老兼管,张阁老正忙着你上疏请办的《会计录》,桌案上的文书比我桌上都多。”
苏泽苦恼的看着高拱,只听到高拱说道:
“河务确实是要务,但是内阁实在是分身乏术了,不过。”
苏泽连忙说道:“师相请赐教!”
高拱说道:
“要么你把李阁老拉回来内阁?”
苏泽听到这里,连忙苦着脸说道:
“师相是拿弟子开玩笑,弟子哪有这个本事?”
苏泽可是知道,《西游记》快要连载结束了,李阁老忙着在家赶稿,要是耽误了《西游记》完结,怕是《乐府新报》的读书就能把报馆烧了。
“要么你就想办法,请陛下增补阁臣。”
“啊?此等朝廷大事,也轮不到弟子来上书吧?”
高拱瞪了一眼试图装傻的苏泽,接着说道:
“增补阁臣这样的大事,百官都有上书的权利。”
“但是要让陛下同意,还需要有分量的人才行。”
“而且这件事,也不适宜由阁老和九卿重臣们提出来。”
这下子苏泽明白了高拱的意思。
增补阁臣的提议,如果是阁老们提出来,内阁其他阁老,就会觉得是要上奏的阁老要拉人入阁,改变内阁的政治平衡。
特别是高拱执掌吏部,如果要增补阁臣,就要吏部拟定名单。
这种瓜田李下的事情,更不适合由高拱提出来。
而九卿重臣,都在增补阁臣的候补名单上。
他们自然也不合适提出增补阁臣的动议。
所以这件事就卡在这里了。
在皇帝心中没分量的,上书请求增补阁臣,皇帝根本看都不看。
在皇帝心中有分量的大臣,又因为这些原因不适合上书。
但是高拱很快想到了,朝中还有苏泽这样一个特殊的大臣。
苏泽从高拱府上出来,感觉自己好像某些罐头游戏里的主人公,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还要先完成一个前置任务。
要修河,就要先请皇帝增补阁臣,让阁老们减负?
那还能怎么办呢,苏泽只能回去起草奏疏去了。
——
三月十二日,内阁。
张居正已经统计完毕了《隆庆会计录》的上册。
去年地方上各种田税经过折银计算,总共岁入是八百九十万两。
这个数字已经是大明田税的巅峰了,这都是因为去年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大灾的缘故。
而去年港口的市舶税、互市马税收了四百万两。
要知道在以前,仅次于田税的就是盐课,也就是百万两的规模。
除此之外,去年印花钱收了四十万两,内承运库经营的商铺,包括太子经营的商铺上缴了利润三十万两。
去年大明的田税、市舶税、盐课,还有杂七杂八的钱,总计收入接近一千五百万两。
当这个数字算出来的时候,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