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0 我选择挑战极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30 我选择挑战极限 (第3/3页)

    连续几十圈的追击,如同大山一般的压迫感,让维特尔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不敢出现任何的防守漏洞。

    他很清楚一旦被阿隆索抓住漏洞,就一定会被超车!

    幸运的是,阿隆索身后还有着老对手舒马赫,同样需要分心防守,没有办法全力以赴的进攻。

    但神经总有被崩断的一刻,特别是随着圈数的增加,轮胎抓地力下滑,操控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四十四圈,维特尔出现了压迫性失误,他驾驶的赛车打滑冲向缓冲区,陷入被雨水浸透之后的泥泞草地里面无法自救,只能遗憾退出比赛。

    同时他打滑失控的瞬间,后车阿隆索为了躲避让出了行车线,给蛰伏已久的舒马赫抓住时机超车,极限超车来到了第二的位置。

    这就是高手对决,容不得丝毫差错!

    “北,赛道黄旗,进站换胎。”

    进站指令随着护栏外的黄旗挥舞,几乎同时下达给了各位车手。

    陈向北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拐入了维修通道。

    与此同时奥德托的目光,却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卫星云图。

    上面显示着积雨云将离开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上空,1分钟之后雨量减少直至停止。

    “北,降雨将在1分钟之后停止,现在有两套轮胎方案,要么半雨胎继续跑完全程,要么就是换上软红胎追赶,选择权在你手上。”

    第一次进站,泽野弘树帮助陈向北决定了半雨胎方案,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现在第二次进站换胎,奥德托把这个重要的选择,交给陈向北自己决定。

    很多时候比赛策略,都是由车队策略组集体决定,车手们更多是听从。

    但真正顶尖的车手,往往要学会自己判断!

    原因很简单,策略组成员只能从各种监测设备,看到各种虚像化的数据。

    赛道情况具体如何,只有车手自己才能感受。

    “我选择挑战极限。”

    没有丝毫犹豫,陈向北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干地胎跟湿地胎之间,存在着堪称碾压性能优势,单圈快个两三秒都很正常。

    当然,湿地环境下抓地力同样有着天壤之别。

    舒马赫超车成功之后,陈向北目前距离前车阿隆索差距7秒。

    相比较老年状态不稳定的舒马赫,正值壮年巅峰期的阿隆索,就是当今围场内的最强车手,没有之一!

    陈向北连舒马赫都追赶不上,更别说超越阿隆索。

    软红胎,就是唯一的翻盘希望。

    除了兑现赛前的承诺,以及对成绩的渴望之外。

    陈向北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理由,那便是他的车手身份!

    车手,就应该去追逐风的自由,挑战速度的极限。

    如果最为热血的新手阶段,都不想着用更极限的方式去挑战强者,那么在围场内跑了几年之后成为老油条,那就更不会拥有一颗冠军之心。

    塞纳会成为很多人的偶像,在于他的速度跟对胜利渴望。

    维斯塔潘能成为下一代的GOTA接班人,超越维特尔跟汉密尔顿。

    在于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少年感”。

    就如同少年世界的纯粹一样,维斯塔潘对自己热爱的赛车极致专一,哪怕很多时候在外界评价中被称之为“巨婴”。

    可那又如何?

    赛道上追求的就是速度与激情,是那种超越对手的快感,是登上领奖台乃至于冠军的成就感!

    如果有超越对手的方案摆在眼前,陈向北不会有任何的犹豫,更不会出现什么第二选择。

    对胜利的极致渴望,就是他的冠军之心!

    “GOOD。”

    简单的回复一句,奥德托转身把目光望向维修通道,那辆由远及近的13号赛车,眼神中充斥着欣赏。

    他之所以会跟随着陈向北从超级亚久里来到超梦,再到如今HRT,看重的不仅仅是天赋,亦或者说车技。

    这两样东西,放在F1围场里面其实稀松平常,每一名车手身上都有。

    而是陈向北骨子里面的斗志跟拼劲,打动了奥德托。

    他很早就知道,中国小子的本色绝对不是保守,有着属于自己的血性跟激进。

    事实证明,陈向北进入F1后始终如一!

    天赋是基础,车技可以培养,唯有挑战极限的道路,才是一名车手自己的选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