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我选择挑战极限 (第2/3页)
赛道事故,亦或者前排出现什么赛车故障,通过“捡皮夹”的方式获得个一两分。
至于下游集团的付费边缘车手,除非整活搞出来什么大事故,不然全程跑出来基本上处于查无此人的境遇,连转播镜头都没有几个,纯纯陪跑的那种。
陈向北两站下来,都处于中上游集团的竞争范围,没有触及到领奖台车手的诸神之战。
今天,他终于来到了“神战”的门槛边缘。
“轮胎状态怎么样?”
陈向北又问出了这个问题。
能推出怎样的极限速度,得看轮胎寿命是否支持。
“已经过了抓地力峰值。”
全速推进非常的损耗轮胎,另外陈向北搞出来的漂移过弯。
虽然依托雨战赛道湿滑,不会像轮胎锁死那样,直接让寿命达到报废的程度。
但依旧会对抓地力峰值造成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泽野弘树会如实告知,追上去的希望渺茫。
“事在人为。”
陈向北回了这四个字,然后松开了语音通话键,尽可能的提升自己速度,去拉近跟前车舒马赫的距离。
三十圈、三十一圈、三十二圈……
圈数再次逐步的上涨,陈向北跟舒马赫的差距,也从最初的10秒追到7秒。
只不过随着轮胎抓地力进一步损耗,陈向北开在雨地上面已经能感受到明显的打滑,特别在过弯时候出现了多次修正,才是维持住走线跟车身稳定。
“北还在很努力的追赶着前车舒马赫,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对于领奖台的渴望。”
“说实话,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同身受,只可惜他应战的对手是舒马赫,单单靠意志无法战胜这样强大的对手!”
普罗斯特用着惋惜的语气,描述着此刻陈向北的状态。
身为四冠王车手,他非常能理解陈向北的不甘心,都已经超越几名强大的对手来到第五,第一梯队的车手就在眼前,却发现自己怎么都追不上。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意志只能获得同情,却赢不了成绩。
第五名,亦或者就是陈向北第二站最终排名。
“北这一站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
旁边解说雷德点了点头赞同,如果有赛后评分的话,只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陈向北绝对能够排到前三。
“按照目前的轮胎损耗,头排车手还将进行一次进站换胎,就看哪支车队会不会出现失误,这说不定将是一个意外机会。”
雷德想到了一种陈向北赶超的可能,那便是维修站换胎失误。
听到这句话,普罗斯特脸上流露出一抹笑意。
“就算是失误,HRT车队技师组失误概率,也将远超法拉利、红牛跟梅奔。”
“别忘记了,他们是一支新军。”
对此雷德只能耸了耸肩摊手道:“好吧,看来只剩下奇迹了。”
确实,7秒的差距放在寻常生活之中,可能就是短短一瞬间。
放在F1比赛里面,7秒就是天堑!
要知道F1计时标准已经精准到千分秒,就这还曾不止一次出现过排位赛相同的场景。
比如24赛季的加拿大站,梅奔车手拉塞尔跑出杆位成绩,结果维斯塔潘在最后一圈做出了同样的圈速,千分秒完全相同!
最后是依据规则,谁先做出成绩谁获胜,拉塞尔才惊险得到杆位。
没有奇迹发生,陈向北追不上这7秒。
比赛就这样进行到四十三圈,基本上头排车手轮胎都已经磨损到了极限。
不过却没有谁率先进站,因为这种差距极其接近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进站过程中出现undercut(战术超车)。
想想看千辛万苦守住的排名,却在出站后莫名其妙跑到了对手后面,想必谁心里面都很难接受。
这时候就需要一名车手打破僵局,赛道上就将出现集体进站换胎的画面。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僵局会由维特尔冲出赛道打破!
依托红牛赛车冠绝全场的性能,排位赛第二的维特尔,咬住杆位汉密尔顿的同时,还死死守住了候车阿隆索的进攻。
可现在的维特尔,还没有成为红牛的四冠王,无论是技术还是心态,都远远达不到王者级别的碾压众生态势。
哪怕经历过上赛季的争冠,放在阿隆索这种“红蓝争霸”胜利者面前,依旧不够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