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不见不明,见之可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不见不明,见之可破 (第3/3页)

道,“此乃诱策!分明是有人要让殿下疑我王爷,以破东宫骨血之情。”

    朱标眸光闪动,心头却倏然泛起一丝说不清的寒意。

    就在此时,朱瀚缓步踏入,未着仪服,气息自然而内敛。

    他看着朱标与吴琼,笑问:“你们今日倒是比本王先得信。”

    吴琼一拱手:“王爷,方才礼部送来一件文书,其中……”

    “有意挑拨?”朱瀚接话,目光平静却不容置疑,“我知。”

    “王爷怎知?”朱标轻声问。

    朱瀚走至案前,目光一扫那批注,淡笑一声:“这字,是韩昭的笔迹。”

    吴琼神色微震:“韩昭之笔?王爷如何识得?”

    朱瀚瞥他一眼:“他在北苑曾为朱棣代笔答诗一首,落款藏在风字之下,我记得。”

    朱标垂下眼,轻声道:“原来如此。”

    朱瀚转身背负双手,语气淡然:“他们怕我们联手,于是用吴先生为靶,意图让东宫裂缝。这不是谋,是赌。他们赌你我之间尚未结实牢靠。”

    吴琼此时已满脸惭色:“王爷,臣方才……”

    朱瀚摆手:“吴先生毋需多言。若你对太子无心,本王也不会宽容;但你对东宫有志,那便守住你自己。”

    吴琼郑重抱拳:“臣谨记。”

    朱瀚转头望向朱标,目光意味深长:“太子,你若连这些波澜都生疑,日后真正的暗潮来时,又该如何?”

    朱标抬眼,望着他:“我明白了。此后事,有皇叔在旁,我自当放心。”

    朱瀚望着他,终于露出一抹由衷的笑意。

    入夜,王府。

    黄祁带着一纸密报踏入书房:“王爷,今日锦衣卫回禀,朱棣暗中召见刑部尚书之侄,疑似有意借礼部之事另设圈套。”

    朱瀚坐在灯下,淡淡点头:“放消息出去,就说礼部藏有旧策,王爷拟参阅典章。让他们急。”

    黄祁一愣:“是想激他们提前出手?”

    “嗯。”朱瀚轻声道,“我们不能总防,他们总有破绽。但要他们先露。”

    “那吴琼呢?”

    朱瀚沉吟:“若他能在风口中站稳,那他配在东宫;若他动摇,就换人。”

    黄祁拱手:“明白。”

    这一日清晨,朱瀚在王府后苑独坐煮茶。

    春阳洒落,茶香袅袅,他正低头品茗,黄祁匆匆踏进,面色凝重。

    “王爷,大理寺少卿卢明风求见。”

    朱瀚放下茶盏,未起身,只是侧了侧头:“此人非吾门中亲信,突然前来作甚?”

    黄祁低声道:“他说手中有‘东宫党人伪造谕旨,意图调动禁军’之密证。”

    朱瀚眉梢微动,语气却仍淡淡:“此等言语,倒像是替朱棣送刀来的。”

    “王爷要见?”

    朱瀚慢慢起身,整了整衣襟:“不见不明,见之可破。”

    片刻后,书房之中,卢明风已然等候。他身材颀长,面容清瘦,手中拿着一轴墨卷,见朱瀚入内,立刻起身行礼。

    “微臣卢明风,拜见王爷。”

    朱瀚点头,径直入座,随口问道:“卢大人深夜来访,是想替哪一方投书?”

    卢明风神色一滞,却强作镇定:“微臣奉职于法,唯为公道奔走。今日所呈,实为朝安,不分党派。”

    朱瀚伸手示意:“拿来。”

    卢明风双手呈上那轴墨卷,朱瀚接过缓缓展开,眸光微凝。

    纸上内容颇详,称礼部尚有一套“禁卫移调文策”,以太子之名落款,企图调动乾西门一带禁军入驻东宫后苑,理由为“加强春祭安保”。

    文末还附上两位内侍伪造的押印名册。

    朱瀚看罢,将墨卷卷起轻放在桌,淡淡说道:“此事你可曾上报刑部?”

    卢明风摇头:“不敢轻动。此乃宫中之事,微臣一介外臣,不敢妄断,特来禀告王爷。”

    朱瀚轻笑,声音不疾不徐:“你说这是太子伪造旨意,却无太子本人的字迹;你说要保护朝安,却偏来王府而非入奏御前。卢大人,谁给你的胆子来试探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