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虎啸龙吟风云会 第二十六章:虎啸龙吟风云会(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二卷:虎啸龙吟风云会 第二十六章:虎啸龙吟风云会(一) (第1/3页)

    是日,三月二十七。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由日出时起,就见天门峰的山道上旌旗招展,人影绰绰,在杂乱的喧嚣声中,排起了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其中不光有各大玄门派来与会的道士,更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武林中人。

    只不过,除了有数几家与天师府相熟的玄门,其余人等在经过解剑碑时,皆须留下兵器,空手上山。

    一直等到日上中天,眼看登山之人渐趋稀少,迎宾的道士纷纷返回,仅在解剑碑前留下了几名弟子作为守护。

    而此时此刻,在天师府的中心地带,有一片极为平整的开阔地,均由三尺见方的青砖铺就;

    在会场正中,可见三十六根蟠龙石柱巍然耸立,拱卫着一座由汉白玉精心砌成的庄严醮坛,此醮坛乃是初代天师张道陵所建,用以祈福禳灾、祭天通神之所,世称“天罡坛”。

    但见此时坛上共设五把座椅,五位高冠鲜衣的道人端坐其上,形容肃穆,目无斜视。

    而在坛下的各大玄门则规整地排成一列,一眼扫过去,共有五面旌旗,各书:“龙虎山天师府”、“青城山白羊观”、“武当山玉虚宫”、“齐云山太素宫”、“庐山简寂观”。

    天师府旌旗处,一众人等身着明黄道袍,为首一人身负长剑,双耳垂肩,丰仪清古,只是眉梢眼底却显见一丝疲懒。

    白羊观旌旗处,为首者是一名清冷且娇妍的女子,却不知为何,此刻俏脸上隐含愁容,身后诸人皆穿紫色道袍。

    玉虚宫旌旗处,一众道人身着青衣道袍,为首一人四肢欣长,鹤冠羽衣,顾盼之间,很是意气风发。

    而在太素宫旌旗处,却见人头攒动,影影绰绰,单看人数竟然是最多的一方,各人穿着月白道袍。为首之人脸色苍白,道袍之下又穿了一件玄色的轻甲,正在闭目养神。

    站在简寂观旌旗之下的,自然是早来三日的灵臻小道士,在他身后站着的,正是今早才姗姗赶来的同门师兄弟们。

    而在五派弟子身后,则是为数最多的武林豪客,乌泱泱一大片,几乎将整片会场包围了起来。

    “论道由来三十载,时隔十年,今日三教齐会,又有太素宫、简寂观、这两家传承久远的道门同辈前来观礼,连同诸位武林朋友,本座代天师府先此见礼!”

    一道朗朗雄浑,且极具威严的声音自天罡坛上响起,传遍了整个会场,使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的听到。

    沈闻道师徒俩位于东南一角,隐身在观礼人群之中,这时听到声音,赵雪骥踮脚眺望,但见天罡坛上坐在正中的一名黑衣道人,此刻离开了座椅,朝着坛下众人微一拱手,显得很是大方。

    赵雪骥仔细端详,只见其人黑须拂胸、相貌奇伟,手持一根光泽莹润的玳瑁如意,举手投足间,不仅风度翩翩,更有几分卓然威仪,心下先暗赞了一声,问道:“师父,此人气度不凡,又是位列首座,可正是司马玄帧掌教?”

    沈闻道点头微笑,“不错,正是司马道兄。只是没有想到他直到今晨才姗姗而归,险些错过了大会。”

    赵雪骥接着问道:“天罡坛上五座,除了司马掌教和陈师叔,另外三人却是何人?”

    沈闻道“嗯”了一声,伸手指点,道:“由左侧你陈师叔说起,旁边这个头裹紫阳巾的老道即是齐云山的曲溪道长;接下来这个面容敦厚的道人则是武当山的掌教江武曲;坐在最右侧的紫衣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