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二卷:虎啸龙吟风云会 第二十五章:扶风郡再见可期 (第1/3页)
四人出了茶棚,辨明山路,径上天门峰。
沿途山景甚佳,奇峰嵯峨,冽泉过涧,林麓幽深,空谷传啼,愈往上行,只觉云雾渐重,烟霞隐隐,如同置身在蓬瀛仙府,端的不似俗界。
四人放松了身心,一路上不急不缓,直至日头西斜,天色渐暗,才堪堪来到半山腰上。
只见在崖畔显眼处,竖起一块巨石,上有人工凿痕,似乎是一面告示石碑,但因为年月深久的缘故,碑上早已缠满了枯藤杂草,底下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沈闻道来到这里后就驻足不前,并且以目光示意赵雪骥;
后者点头会意,迈步碑前,拔出佩剑来,三两下铲除了藤草,才现出了底下的三个红漆大字——解剑碑。
赵雪骥微微恍然,又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山腰,全然不见一个人影儿,又疑惑道:“既然主人家要我们解下兵器,客随主便,理应从命,但是此地怎么也应该有个接收的管事才是啊。”
陈听涛道:“在这解剑碑前,往常自然是有守护弟子的,但是不日就要举办论道大会,布置会坛、修葺客房、诸事颇繁,想来是天师府的人手不够,所以抽调了回去。”
灵臻挠挠头,愁道:“那咱们该怎么办?带剑上山很是不敬,不带吧,却也不能丢在这里不顾。”
沈闻道莞尔一笑,道:“天师府立此碑的原意,是要令一些心怀叵测之辈见难而退,除下了兵器,即是断绝了歹念。但对江南绿林却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彼此已做了许多年的老邻居了!”
一语言罢,仰视峰顶,提声长啸:“司马道兄,江南沈闻道前来拜山!”
啸声雄浑,如惊涛拍岸,越往上传,越是激烈高昂,恍如天雷一般隆隆作响。
旋即又对赵雪骥与灵臻嘱咐道:“司马掌教乃是玄门领袖,德高望重,你二人作为后辈,绝不可失了礼数。”
赵雪骥与灵臻脸色一正,颔首称“是”。
等不多时,就见两条人影,一黑一紫,如星丸跳动一般,从山上飞步而下,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已来到四人面前。赵雪骥定睛一瞧,却是两位穿着锦绣道袍、仪态庄严的中年道士。
那二人一见沈闻道,面上先露出一抹惊容,紧跟着便是浓浓的钦佩与敬仰,同时拱手作揖,道:“恭喜沈师兄重出江湖,十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说完,才一齐面向陈听涛,微笑道:“简寂观的陈师弟也一起来了,甚好,甚好!”
沈闻道看向来人,和陈听涛一齐还了一礼,口中笑道:“原来是秉昆、秉芥两位师弟,司马道兄何在?”
左侧的黑袍道长欠了欠身,歉然道:“请沈师兄见谅,你的书信掌教师兄已然收到,原本十分喜欢,一连多日脸上都挂着笑容,又命人取出窖藏多年的美酒,就想在龙虎山静候师兄你的光降。但是很不巧的是,五日之前,却因‘论道大会’突生变故,不得已只好匆忙下山,在临行前又是千叮万嘱,要我二人一定要好生接待,并且向沈师兄转达他的由衷歉意!”
沈闻道摇了摇手,笑道:“十年论道,兹事体大,司马道兄身为掌教,自当以大事为重,沈某岂有怪罪之理。”
又询问道:“却不知他在下山之时,可有说过何时回返?”
右侧的紫袍道长稍显阔达,拂须而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掌教师兄此次下山,只是为了寻回张载道那个小子,其人就在庐陵附近,所以最晚也会在大会开始前回山。”
“哈哈哈……原来是因为张载道那个小子,我都忘记了,十年已过,他也该是下山历练的年纪了。”
沈闻道微微颔首,想起多年前的张载道,那时还只是个顽劣不堪的小顽童,如今却已长成了大人,笑了几声,又有些疑惑,问道:“据我所知,这论道大会历来只是三教领袖之间的切磋,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和张载道这小子扯上了关系?”
“唉,那是以前,今届实有极大的变故。”
黑袍道长摇了摇头,叹道:“就在日前,那齐云山的曲溪真人,连同武当山的武曲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