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虎啸龙吟风云会 第二十五章:扶风郡再见可期 (第2/3页)
二人写了一封联名书信,共同提议,说是要推陈出新,有关于‘护道令’的归属,不再是以三教领袖的切磋为准,而改为以三教的年青翘楚互相比试!掌教师兄推说不过,无奈之下,只好点头同意了。而天师府今届的人选,自然也就落在了张载道这小子的头上。”
沈闻道听了,却仍有些不明究竟,侧头看向身边的陈听涛,递去一丝询问之色。
陈听涛点头一笑,道:“话说在三十年前,青城山气运盈溢,终于冒出了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提炉真人,武功道法均在当世绝顶,原本沉寂了许多年的白羊观,也是靠着他的勉力拼搏,这才跻身进入三教一盟。若是没有提炉真人,如今的道盟却该有那齐云山一席之地。而今提炉真人失踪多年,白羊观折其天柱,我看今届这太素宫是来者不善呐!”
“陈师弟慧眼洞悉,太素宫确实是来者不善,其所针对的,也正是近年来日益式微的白羊观。”
黑袍道长微微颔首,肯定了他的猜测,随即对沈闻道说道:“沈师兄,你在信中提及的‘玲珑玉髓’,掌教临走前已为你准备妥当,请随师弟上山,随取随用。”
说着话,又满带好奇地看了一眼站在其身后的赵雪骥。
沈闻道眼中一亮,忻然道:“司马道兄有心了!就请两位师弟带领我们上山。”
又不忘转过身来,对赵雪骥与灵臻介绍道:“这两位道长正是张天师的后嗣传人,身份尊荣,不在司马掌教之下,这一位是‘荡邪真人’张秉昆;这一位是‘殄魔真人’张秉芥,你两个小辈有幸得见真人,还不快快行礼?”
那二人不敢有违,齐齐深揖一礼,口称:“拜见真人。”
几人又在原地寒暄了几句,随后在两位张姓真人的带领下,径上天门峰,不多时,已来到了峰顶。
这座天门峰既高且直,长逾千仞,矗然如倚天之柱,四人置身峰顶,目光已与云海齐平;
此时已至傍晚,晚霞升起,看起来却并不甚高,赵雪骥睁眼张望,只见不远处一座恢弘庞大的宫殿群巍然矗立,一周围云气萦绕,天边的彩霞似乎都沦为了一面巨大的背景与画布,不禁暗叹一声:好一座仙家府邸,尊贵却不失缥缈,真令人心驰神往。
随后穿行在天师府中,心中触动更深,只觉得那些围墙门户似合八卦九宫,当中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却仿若棋盘点星,似动似静,若近若远,实在是妙不可言。
最终,在两位张姓真人的带引下,四人走进了一间坐北朝南,清雅别致的小院儿,环境极佳,且安排了两名小道童,服侍着沐浴更衣,用膳休息,就此安顿了下来。
翌日清晨,天门峰顶,一隅清净所在。
在一块苔藓斑斑的青石之上,赵雪骥闭目盘坐,褪去了上身衣衫,五心朝天,宝相庄严,由脸部起,再到上身的每一寸肌肤,此刻却是覆盖着一层深青色的玉质光彩,乍眼看去,似乎是一座晶莹剔透的美玉雕像,又像是一件玉质甲胄穿在身上。
沈闻道负手立于一旁,山风吹来,蓝衫猎猎,此刻正曼声诵道:“山间之玉,砥砺石中,脱胎尘内,涣然化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颠山倒岳之精脉,任意调遣之神兵!
喻以人体,九衢脉络,百窍根系,一气生则阡陌通,周转奇经,归化黄庭,内则蔽不新成,外则折冲无极......
本派的《抱朴盈冲经》之核心妙诣,即是第二重天才可获得的‘冲虚真气’,而这冲虚真气也可称作‘颠山玉气’。是以凝练五脏、萃取六腑,为人体最沉最重之气!此刻你玉髓洗身,应当摄心归元,摒绝一切俗虑杂念,专心致意,先将这些‘玲珑玉髓’吸收纳取,加以壮大你体内潜伏起来的冲虚真气,直等触摸到瓶颈所在,再一鼓作气,破开难关!”
赵雪骥此刻遍涂玉髓,迎着山风,早已凝固,上半身如遭绳捆网缚一般,动不能动,眼不能睁,口不能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体表原先冰冷的玉髓也逐渐变得燥热起来,体内更如烈火烹油一般,一股股凝实且遒劲的真气,正在飞速壮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