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志第十六 (第2/3页)
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月蚀,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皆所以惧天戒而自省惕也。
人君在民物之上,易为骄盈,故圣人制礼,务乾恭兢惕,以奉若天道。苟德大备,
天人合应,百福斯臻。陛下恭己向明,日慎一日,又顾忧天谴,则圣德益固,升
平何远。伏望长保睿志,以永无疆之休。”上曰:“天人交感,妖祥应德,盖如
卿言。素服救日,自贬之旨也,朕虽不德,敢忘兢惕。卿等当匡吾不迨也。”十
年八月己亥朔,十三年六月癸丑朔。
长庆二年四月辛酉朔,三年九月壬子朔。大和八年二月壬午朔。开成二年十
二月庚寅朔,当蚀,阴云不见。会昌三年二月庚申朔,四年二月甲寅朔,五年七
月丙午朔,六年十二月戊辰朔,皆蚀。武德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夜,星孛于胃、昴
间,凡二十八日,又孛于卷舌。贞观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星孛于虚、危,历于玄
枵,凡十一日而灭。太宗谓侍臣曰:“是何妖也?”虞世南对曰:“齐景公时,
有彗星。晏子对曰:‘公穿池畏不深,筑台恐不高,行刑恐不重,是以彗为诫耳。’
景公惧而修德,十六日而星灭。臣闻若德政不修,麟凤数见,无所补也;苟政教
无阙,虽有灾愆,何损于时。伏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矜大,勿以太平日久而骄
逸,慎终如始,彗何足忧。”帝深嘉之。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夜,星孛于毕、昴。
十五年六月十九日,星孛于太微,犯郎位。七月甲戌灭。总章元年四月,彗见五
车,上避正殿,减膳,令内外五品已上上封事,极言得失。许敬宗曰:“星虽孛
而光芒小,此非国眚,不足上劳圣虑,请御正殿,复常膳。”不从。敬宗又进曰:
“星孛于东北,王师问罪,高丽将灭之征。”帝曰:“我为万国主,岂移过于小
蕃哉!”二十二日星灭。上元二年十月,彗见于角、亢南,长五尺。三年七月二
十一日,彗见东井,指南河、积薪,长三尺馀,渐向东北,光芒益穀,长三丈,
扫中台,指文昌,经五十八日而灭。永隆二年九月一日,万年县女子刘凝静乘白
马,著白衣,男子从者八九十人,入太史局,升令厅床坐,勘问比有何灾异。太
史令姚玄辩执之以闻。是夜彗见西方天市中,长五尺,渐小,向东行,出天市,
至河鼓右旗,十七日灭。永淳二年三月十八日,彗见五车之北,凡二十五日而灭。
文明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西方有彗,长丈馀,凡四十九日灭。光宅元年九月
二十九日,有星如半月,见西方。景龙元年十月十八日,彗见西方,凡四十三日
而灭。二年二月,天狗坠于西南,有声如雷,野雉皆雊。七月七日,星孛胃、昴
之间。三年八月八日,星孛于紫宫。太极元年七月四日,彗入太微。开元十八年
六月十一日,彗见五车;三十日,星孛于毕、昴。二十六年三月八日,星孛于紫
微垣,历斗魁,十馀日,阴云不见。武德元年六月三日,荧惑犯左执法。八年九
月二十二日,荧惑入太微。九年五月,傅奕奏:太白昼见于秦,秦国当有天下。
高祖以状授太宗。及太宗即位,召奕谓曰:“汝前奏事几累我,然而今后但须悉
心尽言,无以前事为虑。”贞观十三年五月,荧惑犯右执法。十五年二月十五日,
荧惑逆犯太微东藩上相。十七年三月七日,荧惑守心前星,十九日退。其月二十
二日,荧惑犯句陈。九月二十九日,荧惑犯太微西藩上将。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太白在太微,犯左执法,光芒相及。永徽三年六月二日,荧惑犯右执法;三日,
太白入太微,犯右执法。显庆五年二月三日,荧惑入南斗。龙朔元年九月十四日,
太白犯太微左执法。乾封二年五月,荧惑入轩辕。咸亨元年十二月,荧惑入太微。
上元二年正月九日,荧惑犯房星。仪凤四年四月九日,荧惑犯羽林。调露二年五
月二十四日,太白经天。
长安四年,荧惑入月及镇星,犯天关。太史令严善思奏:法有乱臣伏罪,臣
下谋上之变。岁馀,诛二张,五王立中宗。景龙三年六月八日,太白昼见于东井。
景云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太白入羽林。太极元年三月三日,荧惑入东井;四月十
二日,荧惑与太白守东井。先天元年八月十四日夜,月蚀尽,有星入月魄中。十
六日,太白袭月。开元十年七月二十九日,荧惑入南斗。天宝十三载五月,荧惑
守心五十馀日。至德元载十一月二十六日,荧惑、太白同犯昴。武德二年三月二
十七日,太白、辰、镇聚于东井。九年六月十八日,辰、岁会于东井。二十三日,
辰、岁、太白又会于东井。贞观十八年五月,太白、辰合于东井。景云二年七月,
太白、镇同在张宿。武德三年十月三十日,有流星坠于东都城内,殷殷有声。高
祖谓侍臣曰:“此何祥也?”起居舍人令狐德棻曰:“昔司马懿伐辽,有流星坠
于辽东梁水上,寻而公孙渊败走,晋军追之,至其星坠处斩之。此王世充灭亡之
兆也。”贞观十八年五月,有流星大如斗,五日出东壁,光照地,声如雷。咸亨
三年二月三日,有流星如雷。景龙二年二月十九日,大星坠于西南,声如雷,野
雉皆雊。景云二年八月十七日,东方有流星出五车,至于上台。天宝三载闰二月
十七日,星坠于东南,有声。京师讹言官遣枨枨捕人肝以祭天狗,人相恐,畿内
尤甚。景龙元年九月十八日,有赤气竟天,其光烛地,经三日乃止。九月四日,
黄雾昏。唐隆元年六月八日,虹霓竟天。
灾异编年至德后
至德元年三月乙酉,岁、太白、荧惑合于东井。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十
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乾
元元年四月,荧惑、镇、太白合于营室。太史南宫沛奏:所合之处战不胜,大人
恶之,恐有丧祸。明年冬,郭子仪等九节度之师自溃于相州。五月癸未夜一更三
筹,月掩心前星,二更四筹方出。六月癸丑,月入南斗魁。二年二月丙辰,月犯
心前大星,相去三寸。三年四月丁巳夜五更,彗出东方,色白,长四尺,在娄、
胃间,疾行向东北角,历昴、毕、觜、参、井、鬼、柳、轩辕,至太微右执法七
寸所,凡五十馀日方灭。闰四月辛酉朔,妖星见于南方,长数丈。是时自四月初
大雾大雨,至闰四月末方止。是月,逆贼史思明再陷东都,米价踊贵,斗至八百
文,人相食,殍尸蔽地。上元元年十二月癸未夜,岁掩房星。二年七月癸未朔,
日有蚀之,大星皆见。司天秋官正瞿昙譔奏曰:“癸未太阳亏,辰正后六刻起
亏,巳正后一刻既,午前一刻复满。亏于张四度,周之分野。甘德云,‘日从巳
至午蚀为周’,周为河南,今逆贼史思明据。《乙巳占》曰,‘日蚀之下有破
国’。”其年九月,制去上元之号,单称元年,月首去正、二、三之次,以“建”
冠之。其年建子月癸巳亥时一鼓二筹后,月掩昴,出其北,兼白晕;毕星有白气
从北来贯昴。司天监韩颍奏曰:“按石申占,‘月掩昴,胡王死’。又‘月行昴
北,天下福’。臣伏以三光垂象,月为刑杀之征。二石歼夷,史官常占。毕、昴
为天纲,白气兵丧,掩其星则大破胡王,行其北则天下有福。已为周分,癸主幽、
燕,当羯胡窃据之郊,是残寇灭亡之地。”明年,史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十月,
雍王收复东都。上元三年正月时去上元之号,今存之以正年。建辰月,肃宗病。
是月丙戌,月上有黄白冠连成晕,东井、五诸侯、南北河、舆鬼皆在中。建巳月,
以楚州献定国宝,乃改元宝应,月复以正、二、三为次。其月,肃宗崩。
代宗即位。其月壬子夜,西北方有赤光见,炎赫亘天,贯紫微,渐流于东,
弥漫北方,照耀数十里,久之乃散。辛未夜,江陵见赤光贯北斗,俄仆固怀恩叛。
明年十月,吐蕃陷长安,代宗避狄幸陕州。广德二年五月丁酉朔,日当蚀不蚀,
群臣贺。十二月三日夜,星流如雨,自亥及晓。永泰元年九月辛卯,太白经天,
是月吐蕃逼京畿。二年六月丁未,日重轮,其夜月重轮,是年大水。大历元年十
二月己亥,彗星出匏瓜,长尺馀,犯宦者星。二年七月癸亥,荧惑色赤黄,顺行
入氐。乙丑夜,镇星色黄,近辰星,在东井初度。丙寅申时,有青赤气长四十馀
尺,见日旁,久之乃散。己巳夜,岁星顺行去司怪七寸。庚午夜,月逼天关。壬
申十二月,赤气长二丈亘日上。甲戌酉时,白气亘天。八月壬午,月入氐。戊子,
月犯牵牛,相去九寸。己丑夜,月犯毕,相去四寸。九月戊申朔,岁星守东井,
凡七日。乙卯,吐藩入寇,至邠宁。戊午夜,白雾起尾西北,弥漫亘天。乙丑昼,
有流星大如一升器,其色黄明,尾迹长六七十尺,出于午,流于丑。戊辰夜,荧
惑去南斗五寸。乙亥,青赤气亘于日旁。十一月辛酉夜,月去东井一尺。甲子夜,
月去轩辕一尺。壬戌,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自东北来。十二月丁酉夜,荧惑入
壁垒。戊戌,有黑气如雾,亘北方,久之方散。三年正月壬子夜,月掩毕。丁巳
巳时,日有黄冠,青赤珥。三月乙巳朔,日有蚀之,自午亏,至后一刻,凡蚀十
分之六分半。癸丑夜,太白去天衢八寸。癸酉夜,太白顺行,去岁星二尺。七月
壬申夜,五星并列东井。占云:“中国之利。”八月己酉,月入毕。辛酉,月入
东井。壬戌,火星去太白四寸。庚午夜,太白犯左执法,相去一尺。九月壬申夜,
岁星入舆鬼。乙亥夜,大星如斗,自南流北,其光烛地。丁丑夜,荧惑入太微垣。
己卯夜,太白犯左执法,相去六寸。戊子夜,岁星去舆鬼一尺。己丑夜,月犯东
井,去五寸。庚戌,荧惑去太微五寸,太白去进贤四寸。癸巳,月去灵台一尺。
四年正月十五日,日有蚀之。二月丙午夜,荧惑有芒角,去房星二尺所。丙辰夜,
地震,有声如雷者三。三月壬午,荧惑有芒角,入氐。癸未,月去氐一尺。戊子
夜,镇星近舆鬼。五月丙戌,京师地震。七月,荧惑犯次相星。九月丁卯,荧惑
犯郎位。是岁自四月霖雨,至秋末方息,京师米斗八百文。五年四月乙巳夜,岁
星入轩辕。己未夜,彗出五车,蓬孛,光芒长三丈。五月己卯夜,彗出北方,其
色白。癸未夜,彗随天东行,近八谷。甲申,西北方白气竟天。六月丙申,月去
太微左执法一寸。丁酉,月去哭星二寸。庚子,月去氐七寸。癸卯,彗去三公二
尺。庚戌,太白入东井。甲寅,白气出西北方,竟天。己未,彗星灭。七月,京
师米价腾踊,斗千钱。六年七月乙巳夜,月掩毕,入昴毕中。壬子,月去太微二
寸。八月庚辰,月入太微。九月壬辰,荧惑犯哭星,去二寸。庚子夜,火去泣星
四寸,月掩毕。甲辰夜,西南流星大如一升器,有尾迹,光明照地,珠子散落,
长五丈馀,出须女,入天市南垣灭。丁未,月入太微。辛亥,荧惑入壁垒。十月
丁卯,月掩毕。甲戌,月入轩辕。十一月壬寅,月入太微。丙午夜,月掩氐。十
二月己巳,月入太微。七年正月乙未夜,月近轩辕。二月戊午,月掩天关。辛酉,
月逼舆鬼。己巳,荧惑逼天衢。三月辛卯,月逼灵台。四月丁巳,荧惑入东井。
辛未,岁星入东角。壬申,月入羽林。丙子,镇星临太微。五月丙戌,月入太微。
六月乙亥,月临东井。十二月甲子,太白入羽林。丙寅,雨土,是夜,长星出于
参。八年五月庚辰,荧惑入羽林。六月戊辰,流星大如一升器,有尾迹,长三丈,
流入太微。七月己卯,太白入东井,留七日而出。庚寅酉时,有气三道竟天。辛
卯,荧惑临月。乙未,月掩毕中。八月戊午夜,荧惑临月。其月,朱滔自幽州入
朝。九月癸未,月入羽林。己丑,月入太微。十月癸卯,太白临镇星。丙午夜,
太白临进贤。丁巳夜,月掩毕。壬戌夜,月入鬼中。庚午,月近太白,并入氐中。
十一月己卯,月入羽林。壬午,镇星逼进贤。癸未,太白掩房。癸巳,月入太微
垣。闰十一月壬寅夜,太白、辰星会于危。癸丑,月掩天关。甲寅,月入东井。
乙丑,月掩天关。丙寅,月入氐。十二月癸酉,月入羽林。九年正月癸丑,荧惑
逼诸王星。三月丁未,荧惑入东井。四月乙亥,月临轩辕。丁丑,月入太微。五
月己酉,太白逼荧惑。乙未夜,太白入轩辕。辛酉,辰星逼轩辕。六月戊寅,月
逼天纲。己卯,月掩南斗。庚辰,月入太微。戊子,太白临左执法。七月甲辰,
月掩房。辛亥,月入羽林。壬戌,月入舆鬼。八月辛卯,月掩轩辕。九月庚子,
朱泚自幽州入朝,是夜,太白入南斗。甲子,荧惑入氐。十月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