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六 (第3/3页)
巷伯之势,坐致通显,志操颇改,渐成骄傲。良马
轻裘,徒从拥冗,高门广宇,当衢向街。诸子不思其本,自许贵游。自苍颉以来,
八体取进,一人而已。
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志尚沉雅,动遵礼则。少受《郑易》,探赜
索隐,妙尽幽微,《诗》、《书》、《三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玄象。
魏武定初,本郡贡孝廉,策居上第,解褐四门博士。仆射崔暹引为馆客,甚敬重
焉,命世子达拏尽师傅之礼,会因此闻达。暹欲荐会与马敬德等为诸王师,会性
恬静,不慕荣势,耻于仕宦,固辞。暹亦识其意,遂罢荐举。寻被尚书符追著作,
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皇建中,转加中散大夫,馀并如故。
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性甚儒懦,似不能言,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动
必稽古,辞不虚发,由是为儒宗所推。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或就其宅,或寄
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虽明风角,解玄象,至
于私室,辄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每云:“此学可知不可言。诸君
并贵游子弟,不由此进,何烦问也。”会唯有一子,亦不以此术教之,其谨密也
如此。曾令家人远行,久而不反。其行人还,垂欲至宅,乃逢寒雪,寄息他舍。
会方处学堂讲说,忽有旋风瞥然,吹雪入户。会乃笑曰:“行人至,何意中停。”
遂命使人令诣某处追寻,果如其语。每为人占筮,小大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
辩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口。
会本贫生,无仆隶,初任助教之日,恒乘驴上下。且其职事处多,每须经历,
及其退食,非晚不归。曾夜出城东门,钟漏已尽,会唯独乘驴。忽有二人,一人
牵头,一人随后,有似相助,其回动轻漂,有异生人。渐渐失路,不由本道。会
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一卷不尽,前后二人,忽然离散。会亦不觉堕驴,
因尔迷闷,至明始觉。方知堕驴之处,乃是郭外,才去家数里。
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
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
武平年,自府还第,在路无故马倒,遂不得语,因尔暴亡,时年七十六。注
《易》一部,行于世。会生平畏马,位望所至,不得不乘,果以此终。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
行于时,亦治《毛诗》章句,以二经教齐安王廓。武平初,国子博士。
张雕,中山北平人也。家世贫贱,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精力绝人,负
箧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
儒服其强辨。
魏末,以明经召入霸府,高祖令与诸子讲读。起家殄寇将军,稍迁太尉长流
参军、定州主簿。从世宗赴并,除常山府长流参军。天保中,为永安王府参军事。
显祖崩于晋阳,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从梓宫还邺。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
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世祖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俨求博士精
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寻为泾州刺史。未几,拜散骑常侍,复为俨讲。
值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读,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
入华光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亲宠,与张景仁结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
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公私之事,雕常为其指南。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
帷幄,知雕为洪珍谋主,甚忌恶之。洪珍又奏雕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
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雕自以出于微贱,致
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欲立功效以报朝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宫
掖不急之费,大存减省,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上
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
“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不如邕,若致主尧舜,
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其矜诞如此。
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会雕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长鸾因谮
之,故俱诛死。临刑,帝令段孝言诘之。雕致对曰:“臣起自诸生,谬被抽擢,
接事累世,常蒙恩遇,位至开府侍中,光宠隆洽。每思尘露,微益山海。今者之
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伏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
之伦,论说治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歔欷流
涕,俯而就戮,侍卫左右莫不怜而壮之。时年五十五。子德冲等徙于北边。南安
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
德冲和谨谦让,善于人伦,聪敏好学,颇涉文史。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
历员外散骑侍郎、太师府掾,入为中书舍人,随例待诏。其父之戮也,德冲在殿
庭执事,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孙灵晖,长乐武强人也。魏大儒秘书监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
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
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始就鲍季
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举冀州刺史秀才,射策高第,
授员外将军。后以儒术甄明,擢授太学博士。迁北徐州治中,转潼郡太守。
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可为南阳王绰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之,征为国子
博士,授南阳王经。王虽不好文学,亦甚相敬重,启除其府谘议参军。绰除定州
刺史,仍随之镇。绰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欲以管记马子结
为谘议参军,乃表请转灵晖为王师,以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启奏不合。
后主于启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报南阳书,并依所奏。儒者甚以为荣。绰
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
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转经行道。齐亡后数年卒。
子万寿,聪识机警,博涉群书,《礼传》俱通大议,有辞藻,尤甚诗咏。齐
末,阳休之辟为开府行参军。隋奉朝请、滕王文学、豫章长史。卒于大理司直。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也。世居凉土,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兄弟
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诗言赠,阳总
为一篇酬答,即诗云“三马俱白眉”者也。子结以开府行参军擢为南阳王管记,
随绰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噭或
啼,令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欢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谘议云。
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喜人,亦以儒学进。居官至清俭。武平中黎阳郡守,
值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武都即丞相咸阳王世子,皇后之兄,性甚贪暴。先过
卫县,令丞以下聚敛绢数千匹以遗之。及至黎阳,令左右讽动曜及郡治下县官。
曜手持一缣而谓武都曰:“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自此来并须出于吏民,吏
民之物,一毫不敢辄犯。”武都亦知曜清素纯儒,笑而不责。著《石子》十卷,
言甚浅俗。后终于谯州刺史。此外行事史阙焉。
赞曰:大道既隐,名教是遵,以斯建国,以此立身。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何以不坠,弘之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