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第3/3页)
日,里邻惊骇,道是韩生向来遇
妖,许久不见,是被妖魅拐到那里去,必然丧身在外,不得归来了。今见好好还
家,以为大奇,平日往来的多来探望。韩生因为众人疑心坏了他,见来问的,索
性一一把实话从头至尾备述与人,一些不瞒。众人见他不死,又果有儿子在湘潭,
方信他说话是实。反共说他遇了仙缘,多来慕羡他。不认得的,尽想一识其面。
有问韩生为何不领了儿子归来,他把聘金未曾还得、湘潭养父之家不肯的话说了。
有好事的多愿相助,不多几时,凑上了二十余金,尚少一半。夜间击筴,与王玉
英商量。玉英道:“既有了一半,你只管起身前去,途中有凑那一半之处。”
韩生随即动身,到了半路,在江边一所古庙边经过,玉英忽来对韩生道:
“此庙中神厨里坐着,可得二十金,足还聘金了。”韩生依言,泊船登岸。走入
庙里看时,只见:庙门颓败,神路荒凉。执挝的小鬼无头,拿簿的判官没帽。庭
中多兽迹,狐狸在此宵藏;地上少人踪,魍魉投来夜宿。存有千年香火样,何曾
一陌纸钱飘!韩生到神厨边揭开帐幔来看,灰尘堆来有寸多厚,心里道:“此处
那里来的银子?”然想着玉英之言未曾有差,且依他说话,爬上去蹲在厨里。喘
息未定,只见一个人慌慌忙忙走将进来,将手在案前香炉里乱塞。塞罢,对着神
道声喏道:“望菩萨遮盖遮盖,所罚之咒,不要作准。”又见一个人在外边嚷进
来道:“你欺心偷过了二十两银子,打点混赖,我与你此间神道面前罚个咒。罚
得咒出,便不是你。”先来那个人,便对着神道口里念诵道:“我若偷了银子,
如何如何。”后来这个人见他赌得咒出,遂放下脸子道:“果是与你无干,不知
在那里错去了。”先来那个人,把身子抖一抖,两袖洒一洒道:“你看我身边须
没藏处。”两个唧唧哝哝,一路说着,外边去了。
韩生不见人来了,在神厨里走将出来,摸一摸香炉,看适间藏的是甚么东西,
摸出一个大纸包来,打开看时,是一包成锭的银子,约有二十余两。韩生道:
“惭愧,眼见得这先入来的,瞒起同伴的银子藏在这里,等赌过咒搜不出时,慢
慢来取用。岂知已先为鬼神所知,归我手也!欲待不取,总来是不义之财;欲待
还那失主,又明显出这个人的偷窃来了。不如依着玉英之言,且将去做赎子之本,
有何不可?”当下取了,出庙下船,船里从容一秤,果有二十两重,分毫不少,
韩生大喜。
到了湘潭,径将四十金来送还黄翁聘礼,求赎鹤龄。黄翁道:“婚盟已定,
男女俱已及时,老夫欲将此项与令郎完了姻亲,此后再议归闽。唯足下乔梓自做
主张,则老夫事体也完了。”韩生道:“此皆老翁玉成美意,敢不听命?”黄翁
着媒人与易家说知此事。易家不肯起来道:“我家初时只许嫁黄公之子,门当户
对,又同里为婚,彼此俱便;今闻此子原籍福建,一时配合了,他日要离了归乡,
相隔着四五千里,这怎使得?必须讲过,只在黄家不去的,其事方谐。”媒人来
对黄翁说了。黄翁巴不得他不去的,将此语一一告诉韩生道:“非关老夫要留此
子,乃亲家之意如此。况令郎名在楚籍,婚在楚地,还闽之说,必是不妥,为之
奈何?”韩生也自想有些行不通,再击竹筴与玉英商量。玉英道:“一向说易家
亲事是前缘,既已根绊在此,怎肯放去?兄妾本籍湘中,就等儿子做了此间女婿,
成立在此也好。郎君只要父子相认,何必归闽?”韩生道:“闽是吾乡,我母还
在,若不归闽,要此儿子何用?”玉英道:“事数到此,不由君算。若执意归闽,
儿子婚姻便不可成。郎君将此儿归闽中,又在何处另结良缘?不如且从黄、易两
家之言,成了亲事,他日儿子自有分晓也。”韩生只得把此意回复了黄翁,一凭
黄翁主张。黄翁先叫鹤龄认了父亲,就收拾书房与韩生歇下了。然后将此四十两
银子,支分作花烛之费。到易家道了日子。易家见说不回福建了,无不依从。
成亲之后,鹤龄对父韩生说,要见母亲一面。韩生说与玉英,玉英道:“是
我自家的儿子,正要见他。但此间人多,非我所宜。可对儿子说,人静后房中悄
悄击筴,我当见他夫妇两人一面。”韩生对鹤龄说知,就把竹筴密付与他,鹤龄
领着去了。等到黄昏,鹤龄击筴,只见一个淡妆女子在空中下来,鹤龄夫妻知是
尊嫜,双双跪下。玉英抚摹一番,道:“好一对儿子媳妇,我为你一点骨血,精
缘所牵,二百年贞静之性,不得安闲。今幸已成房立户,我愿已完矣。”鹤龄道:
“儿子颇读诗书,曾见古今事迹。如我母数百年精魂,犹然游戏人间,生子成立,
诚为稀有之事。不知母亲何术致此,望乞见教。”玉英道:“我以贞烈而死,后
土录为鬼仙,许我得生一子,延其血脉。汝父有掩骸之仁,阴德可纪,故我就与
配合生汝,以报其恩。此皆生前之注定也。”鹤龄道:“母亲既然灵通如此,何
不即留迹人间,使儿媳辈得以朝夕奉养?”玉英道:“我与汝父有缘,故得数见
于世,然非yin道所宜。今日特为要见吾儿与媳妇一面,故此暂来,此后也不再来
了。直待归闽之时,石尤岭下再当一见。吾儿前程远大,勉之!勉之!”说罢,
腾空而去。
鹤龄夫妻恍恍自失了半日,才得定性。事虽怪异,想着母亲之言,句句有头
有尾。鹤龄自叹道:“读尽稗官野史,今日若非身为之子,随你传闻,岂肯即信
也!”次日与黄翁及两弟说了,俱各惊骇。鹤龄随将竹筴交还韩生,备说母亲夜
来之言。韩生道:“今汝托义父恩庇,成家立业,俱在于此,归闽之期,知在何
时?只好再过几时,我自回去看婆婆罢了。”鹤龄道:“父亲不必心焦,秋试在
即,且待儿子应试过了,再商量就是。”从此韩生且只在黄家住下。
鹤龄与两弟俱应过秋试。鹤龄与鹤算一同报捷,黄翁、韩生尽皆欢喜。鹤龄
要与鹤算同去会试,韩生住湘潭无益,思量暂回闽中。黄翁赠与盘费,鹤龄与易
氏各出所有送行。韩生仍到家来,把上项事一一对母亲说知。韩母见说孙儿娶妇
成立,巴不得要看一看,只恨不得到眼前,此时连媳妇是个鬼也不说了。次年,
鹤龄鹤算春榜连捷,鹤龄给假省亲,鹤算选授福州府闽县知县,一同回到湘潭。
鹤算接了黄翁,全家赴任;鹤龄也乘此便带了妻易氏附舟到闽访亲。登堂拜见祖
母,喜庆非常。韩生对儿子道:“我馆在长乐石尤岭,乃与汝母相遇之所,连汝
母骨骸也在那边。今可一同到彼,汝母必来相见。前日所约,原自如此。”遂合
家同到岭下。
方得驻足馆中,不须击筴,玉英已来。拜韩母,道:“今孙儿媳妇多在婆婆
面前,况孙儿已得成名,妾所以报郎君者已尽。妾幽阴之质,不宜久在阳世周旋,
只因夙缘,故得如此。今合门完聚,妾事已了,从此当静修玄理,不复再入尘寰
矣。”韩生道:“往还多年,情非朝夕。即为儿子一事,费过多少精神!今甫得
到家,正可安享子媳之奉,如何又说要别的话来?”鹤龄夫妇涕泣请留。玉英道:
“冥数如此,非人力所强。若非数定,几曾见有二百年之精魂还能同人道生子,
又在世间往还二十多年的事?你每亦当以数自遣,不必作人间离别之态也。”言
毕,翩然而逝。鹤龄痛哭失声,韩母与易氏各各垂泪,惟有韩生不十分在心上,
他是惯了的,道夜静击筴,原自可会。岂知此后随你击筴,也不来了。守到七夕
常期,竟自杳然,韩生方忽忽如有所失,一如断弦丧偶之情。思他平时相与时节,
长篇短咏,落笔数千言,清新有致,皆如前三首绝句之类,传出与人,颇为众口
所诵。韩生取其所作成集,计有十卷,因曾赋“万鸟鸣春”四律,韩生即名其集
为《万鸟鸣春》,流布于世。
韩生后来去世,鹤龄即合葬之石尤岭下。鹤龄改复韩姓,别号黄石,以示不
忘黄家及石尤岭之意。三年丧毕,仍与易氏同归湘潭,至今闽中盛传其事。二百
年前一鬼魂,犹能生子在乾坤。遗骸掩处阴功重,始信骷髅解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