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复活的可能性(九更) (第2/3页)
    “神经元突触结构异常复杂,树突棘密度极高。观察到大量长期增强效应留下的生理痕迹,显示其生前曾进行过超乎想象强度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他读取着数据。
    “神经递质残留分析发现多种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化学物质浓度异常,尤其是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和创造性思维相关的递质。其代谢通路似乎也经过某种程度的……优化?不,更像是极限使用下的适应性改变。”
    “表观遗传标记显示,与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相关的基因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伴随极端环境刺激或持续的高强度脑力活动,”他得出结论,“他的大脑,直至死亡,似乎都处于一种‘全功率运行’的状态。”
    陈瑜沉思了片刻。“一个天生为处理信息而生的独特大脑,加上后天极限的使用和开发,最终塑造了这个网络空间的神话,”他对伺服颅骨低语,“其生理基础的价值,远超常规的基因样本。”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古老的网络接入仓接口上。
    “老伙计,尝试链接这个接口。使用最低功率,只读取接口基础信息与可能残留的、非活性的数据痕迹。注意隔离,避免任何潜在的数据风险,”他指令道。
    一根细如发丝的数据探针从触手末端伸出,精准地接入了那个尘封已久的接口。
    短暂的静默后,伺服颅骨眼窝光芒闪烁,传来一系列断断续续、几乎湮灭的数据碎片。
    没有意识,没有程序,只有一些近乎本底的、代表极端高速数据流经过留下的“烙印”。
    “接口日志残片……检测到超出当前解析协议范围的高频访问记录,时间戳在死亡瞬间中断。数据流强度……远超这个接口的理论设计容量,”陈瑜低语,“他在用一件普通的工具,做着神才能做到的事情。大脑的直接负荷难以想象。”
    探针收回。没有发现任何活性数据或危险程序,只有昔日辉煌的无声证明。
    综合所有分析结果,陈瑜开始总结。他审视着平台上那具传奇黑客的遗骸,思维核心中快速评估着其潜在价值。
    巴特莫斯独特的神经生理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研究样本,对优化生物计算单元设计极具参考意义。
    他的基因也值得保存,虽然克隆体能否复现其天赋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