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39章 复活的可能性(九更) (第1/3页)
    然而比起这些来,陈瑜更好奇巴特莫斯究竟是怎么死的。
    他的机械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调出关于巴特莫斯之死的零散信息。
    “现实中的终结:荒坂地面部队突袭未果,随后一枚轨道质量兵器进行了打击。冲击导致其藏身处主电源短暂中断,网络连接被迫切断,”他陈述着已知事实,“个体生命体征在备用电源启动、环境系统恢复前已然消失。”
    “直接死因存在多种技术性推论。最符合逻辑的推测一:在深度接入网络状态下,连接骤然中断导致意识无法顺利回归已高度依赖外部维生系统的躯体,引发脑死亡,”他提出第一种可能,“其大脑结构与设备的高度耦合性支持这一模型。”
    “然而,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尽管证据链尚不完整。推论二:在攻击发生的瞬间,面对物理连接的必然中断,他可能启动了某种应急协议,试图将自身意识核心数据主动上传或封存在附近的网络节点中,主动切断了与这具肉体的连接,”他继续推演,“这是一个仓促的、未经验证的赌博,其结果很可能是意识在传输过程中消散,或被困于某个无法触及的数据裂隙,而肉体则因被遗弃而衰竭。”
    陈瑜稍作停顿,处理核心权衡着两种推论的概率。
    “无论是被动地意识滞留,还是主动地上传失败,其结局的讽刺性依旧成立:一个能在数字领域对抗‘灵魂杀手’的意志,最终却败给了现实世界一次短暂的物理断连,”他总结道,“他的死亡,凸显了此世界意识数字化技术的不成熟与巨大风险,也揭示了即使是最强大的意识,也无法完全摆脱其物质锚点的脆弱性。”
    基础信息梳理完毕,陈瑜决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查。他需要了解这具大脑在微观层面是否还保留着有价值的信息。
    “准备进行微创组织采样。目标: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组织切片。分析神经元突触结构、神经递质残留、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表观遗传标记,”他命令道。
    机械触手换上极其精细的探针和切割工具,在伺服颅骨的高倍镜引导下,小心翼翼地从特定区域提取了微小的样本。
    过程安静而精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尸体的破坏。
    样本被送入工坊内集成的微型生物分析仪。
    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