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研究完成!算了一多小时的分子式…… (第3/3页)
的手下只有他一个会跟着做实验的博士生。
现在马岩进了实验室,当然会被重点培养,他就一直跟着薛坤打下手。
薛坤是什么人?
那是把实验室当成家,会在实验中享受快乐的人,再加上老婆孩子都不在身边,有时候干脆就住在实验室。
马岩被‘重点培养’,有多难熬就可想而知了。
近几天,他每天都忙到九点后。
张明浩去实验室转了一圈,对马岩满心的同情。
他看看时间,干脆帮着点了大饭店的外卖。
四菜一汤,有鱼有肉!
他拿着一大包外卖,亲手送到了实验室里,招呼着,“薛老师,马岩,先一起吃点东西吧!”
薛坤正从实验室走出来,见到张明浩拎了外卖过来,顿时高兴道,“太好了!我还说出去吃饭耽误时间。”
“正好,随便吃一点。”
“一会儿继续干!今天还有两项实验测定没有完成,争取一口气做完!”
马岩看了看桌上的外卖盒子,再抬起头看见张明浩的眼神中充满了哀怨。
本来都想出去吃饭,休息一下了,结果……
“浩哥——”
马岩哀怨的喊了一声。
张明浩满脸微笑的朝马岩竖起大拇指,“加油!”
“跟着薛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
“再忙上一阵子,这一阶段的实验结束,到时候,给你发奖金!”
马岩只能哀怨的点头,他发现奖金对自己的吸引力已经变小了。
这样下去,拿再多奖金也没有时间出去潇洒。
……
两个星期过去了。
电磁实验室和邹建勇团队,都在忙碌于实验工作。
两边的实验都是有易有难。
邹建勇团队测定镧镍氧327材料的实验不好做,制备镧镍氧327材料都是个问题,表层电子运动的测定也只得到了一些简单数据。
电子实验室的实验难点,在于制备金属陶瓷单晶薄层材料,另外,测定镍电子运动的实验难度比较大。
虽然实验上都有困难,但还是有一大堆的数据传送过来。
张明浩也脱离了悠闲状态,每天开始不断分析研究数据,并以数据来填充‘铝原子和铝氧共价键促进镍元素之间产生金属网格’的理论机制。
杜伟、赵林薇以及刘磊也同样坐着数据和理论的工作。
等邹建勇发来了大量数据,理论机制的研究又增添了结合高温超导的实验数据,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个阶段,杜伟、赵林薇以及刘磊也没办法再进行理论工作了。
他们也只能帮着整理数据。
理论机制的核心研究都是张明浩自己在做。
这一天,张明浩一直待在理论研究办公室。
从早上到下午,他一边对着电脑研究数据,一边在稿纸上写写画画。
理论研究终于有了进展。
他发现电子运动的数据上,存在一种极为微妙又正确的模式。
“铝原子以及铝氧共价键,其电子运动会对镍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让距离一致的电子运动,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
“张氏现象的需求明显更高,原理更加复杂,还需要更多的实验,但是高温超导……”
“如果只单纯这种影响,就可以让某些符合规律的电子形成库伦对吧?”
张明浩思考着顿时眼前一亮。
他打起了精神,开始在稿纸上写写画画,一直忙了有一个多小时。
赵琳微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她注意到张明浩一直在忙碌,忍不住好奇过去看了一眼。
张明浩把写完的稿纸都放在一边,重新拿出一张空白的稿纸。
然后,一笔笔在上面写了几个英文字符和数字。
“分子式?钡、铝、氧、硫……”
“这是什么?”
赵琳微好奇问道。
张明浩常常伸了个懒腰,转过头笑道,“一个计算结果。”
“一个分子式?”
“对。”
张明浩解释道,“我算了一个多小时,才得出这个结果。”
“如果计算没有错误,这个分子式所对应的材料,应该具有液氮环境的超导转变特性。”
赵林薇顿时惊呼一声,“高温超导?组长,你说真的?”
张明浩觉得话不能说太满,顿时换了个说法,“也不是百分百……”
“九成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