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研究完成!算了一多小时的分子式…… (第2/3页)
主任,有什么好笑的事情?”
苏志国顿时笑道,“我刚才看群里有人说张明浩在研究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我记得科技部会议的时候,听说他认为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存在关联。”
“本来没当回事,现在看来是来真的了?”
他说着摇了摇头,“不过这些人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都是‘听说’,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
东港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
杨学文正和几个研究员一起吃午餐,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和张明浩之间的事情影响也稍微小了一些。
这让他的处境变好了一点。
东港大学还有各种风言风语,很多教职工也看他不顺眼,但在凝聚态物理中心影响已经不大了。
这里毕竟是安院士说了算的,他作为主任研究员也很有影响力。
最近一段时间,杨学文为人也非常低调。
在和其他人一起时候,过去他都会是最核心的人物。
现在则是坐在边缘位置,他也不说话,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最多其他人说的时候附和一下。
有个研究员从外面进来,找位置坐下就笑说了起来,“我刚听了个消息,非常有意思,是张明浩的研究。”
话音一落,桌上的人都看见了杨学文。
说话的研究员也才注意到杨学文,顿时停下话头不再继续。
杨学文尴尬的一笑,挥挥手说道,“你们说你们的,我没关系。”
“张明浩的事情,我都没关系。”
他说着就闷头吃起东西,好似根本全然不在意。
实际上,却用力支起了耳朵。
说话的研究员看了下杨学文,憋了一下还是忍不住继续道,“我有一个群组,里面有人说张明浩正在研究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好像是说,他研究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机制的关联,认为存在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很难理解。”
有人说道,“天才啊,总是有一些出奇的想法,也正常。”
“张明浩确实很天才,我听人说他在超材料大会上,花了二十分钟就求解了方永生院士团队做的奇异方程组。”
“这个数学水平太高了。”
“不过凝聚态领域上,也很难说,他毕竟还是新人,做研究想的差了一些也是正常的。”
杨学文一句话没说,心里却忍不住暗暗欣喜。
果然!
和他想的一样,到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上,不管是张氏现象还是超导机制、高温超导……
张明浩?
再天才,又算的了什么!
……
一条小道消息,一个所谓‘超导领域的冷笑话’,传遍了凝聚态物理的圈子。
这对于邹建勇来说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研究员,名字却已经被传遍了学术圈,一些大人物都记住了。
坏消息是,研究中心好几个教授都频频的来‘参观实验’。
他们当然不会说是看热闹,都是带着关心、关照的态度来的。
这又是个好消息。
邹建勇还担心有些实验没做过,会在设计测定上存在什么问题。
有几个顶尖教授进行指导,一下子都豁然开朗了。
另一边,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实验工作也如火如荼进行着。
每一个研究员都是干劲十足,让实验室上下呈现一副忙碌的景象。
实验室的气氛,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实验室的气氛有些散漫,好多人都无事可做,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实验,怎么去进行研究。
现在方向明确、分工明确。
有做实验设计的、有忙碌于实验室的、有专业做各项检测的,当然也少不了整理分析数据的。
博士生们,相对就清闲多了。
张明浩所在的博士生工作间,廖振宇、许超都是读博第四年了,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准备博士论文。
论文已经准备了几个月,到现在也差不多了。
陈兰君偶尔会做一些工作,都是陈帅分配下来的。
其他博士生工作间情况也差不多。
张氏现象后续研究项目,和博士生的关系并不大,牵扯到非常精细的实验,也轮不到博士生来做。
当然,也有博士生很忙。
比如,马岩。
薛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