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大佬的怒火!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06章 大佬的怒火!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1/3页)

    ……

    “什么都不用做,想想怎么过徐老师这一关……”

    应克勤离开以后,王文同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不断环绕刚才听到的话。

    猛然间,他回过神来,赶紧查了一下电脑上的资料。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已结题,财务部门经费审查通过,验收方电科集团第三十二研究所,评价‘优异’。

    再往下看,管理方高科司综合处管理办公室,评价‘极差’,下面还有他个人的签字。

    只看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都知道肯定是有问题了。

    王文同用力拧着眉,手指用力戳着脸颊,仔细想着刚才应克勤的话。

    对面的办事员曾平国忽然凑了过来,小声抱怨了句,“王主任,这个项目的事情也怪不到我们吧,他们做结题申请……”

    王文同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摇头道,“你听到应主任说的话了吧?对错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即便一切都按规章制度办事。但还是我做的决定……”

    他说用力按了按额头,“小曾,你回去,我再想想。”

    王文同还是没理清楚,他仔细想了好半天,发现不是做的有什么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对方的研究有成果。

    对方的成果还让验收方,也就是电科集团非常满意。

    这就是最想不到的地方!

    最初开会谈项目的时候,方永生院士认为,只靠光学材料的颗粒性组合设计,隐形球就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继续提升。

    “除非是转为超材料,但微纳光学研究所并没有研究光学超材料的环境。”

    “这个项目没有前景,最多就是做一些实验,得到一些数据,也就是这样了。”

    “看他们申请团队,只有张明浩和孙雯,据我所知,孙雯只是很普通的研究员,一直没什么大的成果,她的团队只有几个人……”

    方永生院士是光学材料领域最顶级的专家,他判断项目没有前景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另外,陈北同教授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陈北同比不上方永生院士,但也同样是最顶尖的光学材料专家,有成果还转化为了应用。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也同样属于光学材料的研究范畴内。

    两个最顶尖光学材料专家做出的判断,又怎么会错呢?

    即便是判断错了,项目开启才仅仅几个月,对方就有让验收方满意的成果?

    王文同实在想不明白,“在光学材料领域,张明浩还能比方永生院士、陈北同教授更专业?”

    他也没时间继续想了。

    有个办事员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对王文同说道,“王主任,徐老师让你去一趟三楼!”

    王文同浑身一震,赶忙站起来,满心忐忑的回了句,“这就来!”

    ……

    三楼办公室。

    徐老师放下了电话,他紧紧的拧着眉,一脸愠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都是归属科技部管理的,出现个东川省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他开会回来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徐老师调了一下资料,发现竟然是张明浩的项目。

    他特别找人问了一下,又联系了朱老师,发现对方绕过科技部管理还真没什么可指摘的。

    问题是,心里不舒服啊!

    这就是下面的人工作失误,上一次张明浩申请的项目,也就是对张氏现象后续的研究,就是在东川省立项的。

    张明浩的团队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被驳回了。

    那一次还特别开会讨论,发现是大部分学者判断出错,也是被国外的一篇研究误导了。

    这也是能理解的。

    国外顶尖的学术期刊《自然》都发表了错误的研究论文,研究被很多人相信也是正常的。

    现在又一次出了问题,对方申请的经费只拨了一半?

    这次项目管理问题,连电科集团都看不下去了,朱老师直接拟定项目在东川省立项,就能看出心里有多不满了。

    “如果还挂在科技部,张明浩可能都不会接项目了吧?”

    “总是出问题,项目申请驳回,资金只给一半……”

    徐老师脑子里不由得呈现出在江州大学的一幕,他言之凿凿的说科技部一定会对实验室以及他们的项目给予支持。

    怎么想,怎么羞臊!

    和一个小年轻说的话,对一个大学里的科研机构做出的保证,没有做到不说,对方正常申请的项目还连连受阻。

    徐老师越想就越生气,脸上的愠怒都已经变成了愤怒。

    王文同进了办公室。

    他一步步走过来,只轻轻瞥了徐老师一眼,立刻低着头站在办公桌前。

    徐老师就一直盯着他,一直盯着,眼神凌厉至极。

    王文同满心忐忑、如坐针毡,安静的办公室仿佛成了等待宣判的庭审现场。

    他,就是那个罪犯。

    徐老师沉默许久,开口问了个很意外的问题,“如果申请项目的是科电所或中科院光学研究所的某个院士,你会在拨经费的时候,只拨一半儿吗?”

    王文同愣了下,他抬了下头和徐老师对视一眼,马上又下低头,喃喃道,“应该……不会吧。”

    “还应该?是绝对!你绝对不会!重点研发计划里,我查过了,谈好经费的项目砍两成拨付是存在的,一半儿?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

    徐老师站了起来,走到王文同严厉的盯着他,继续道,“为什么偏偏这个项目,经费砍掉一半儿?”

    “还是因为做项目的团队,做项目的人啊!”

    “他不是院士,不是什么学界有影响力,人脉广泛,打个电话就能呼风唤雨的人物!”

    “他才二十多岁,年纪小的很,根本不认识几个人,有再多的成果,在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