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 专家?谁是专家?哪里来的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91章 专家?谁是专家?哪里来的专家! (第1/3页)

    “真能制造出旋风吗?”

    “这是好题材,拍出来肯定吸引人,科学节目就是要科学的效果!带点科幻感就更好了……”

    “做准备,就拍这个!”

    实验室外间,一群人站在一起讨论着。

    谭延明和徐培军都非常惊讶,他们也同样是做研究,对张氏现象都是有了解的。

    正因为有了解,才更加明白利用张氏现象制造出旋风,代表了多么重大的研究进展。

    省科技厅的李建以及电视台栏目组的人,就都只是感到新奇了,只是觉得‘题材’很不错。

    栏目组负责人沈导就不断说着,他们和省科技厅、江州大学合作拍摄科学栏目,不止是做宣传报道,但希望拍出的节目收视率高。

    这一次的拍摄最大的亮点是张氏现象。

    张氏现象是江州大学团队发现的全新物理现象。

    在基础物理方向有这样的发现,都可以再入科学史,自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节目也能让大众了解一下张氏现象究竟是什么。

    另一个亮点就是张明浩了。

    二十三岁的天才博士生张明浩,身上带着‘东港大学清退’、‘张氏现象’、‘常温超导材料’等标签。

    他的年纪还小、长得也不差,身上值得关注的点太多了。

    “张氏现象、张明浩,再拍个实验制造旋风的镜头,三个亮点,节目肯定会有吸引人。”

    “一会儿做实验的时候,要从多个方向拍摄,两台摄像机都用上……”

    沈导和栏目组的人说着,再转过头注意到身侧的朱炳坤,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嫌弃。

    这家伙经常往镜头前凑,还总是给拍摄做各种限制。

    朱炳坤也正过来做提醒,“实验室整体不能拍,一个镜头都不能有,我们这里是要保密的。”

    “实验设备不能拍,尤其是试验台位置,镜头要往上拉一点。”

    “还有,材料绝对不能拍!”

    朱炳坤还是非常谨慎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毕竟没有发布。

    即便是发布了成果,也不会精细到每一个环节,只是说一下实验的大致流程,最重要的还是实验结论,怎么研究有什么具体的发现,等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当然是可以公开的,但是技术上的问题,能保密还是需要保密的。

    在等待实验开始期间,摄像机镜头也对准了张明浩,拍了一段他对张氏现象的简单介绍。

    张明浩对着镜头说道,“这种现象非常神奇。”

    “当电极加载特殊金属陶瓷材料的两侧,特殊金属陶瓷就会释放出一种神秘的场力。”

    “它究竟是什么,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但可以确定,它能引起空气流动,也能让导体瞬时带电。”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希望利用这种现象增大空气流动性,这个方向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比如,我们已经能知道明确能感受到的空气流动……”

    在拍摄完毕以后,张明浩也没有等在外面,而是去实验间帮助薛坤一起准备实验。

    等不多久,朱炳坤也走了进来。

    他们一起商议了一下,觉得既然要拍摄旋风,就要让实验所呈现的现象更明显一些。

    之前只能用勉强分辨出似乎是旋风,主要是实验室里太干净了,有旋风也根本看不出来。

    三个人讨论一下,就在实验装置上方固定了个大纸板,上面则放置了一些带颜色的粉末。

    一旦实验制造出空气流动,粉末就会跟着流动方向吹起来,形成旋风后就能直接看到。

    实验准备了一个多小时,后面半个小时都在研究怎么把粉末控制在一定范围,不能让粉末污染实验室。

    当一切准备,朱炳坤和张明浩一起走出实验室。

    拍摄开始了。

    所有人都隔着玻璃窗看向大纸板上方。

    薛坤和朱炳坤一起控制实验开始,几乎在下一刻,纸板上的粉末就开始飘散,上方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旋风形状的风涡。

    李建、沈导以及栏目组其他人,都不由得惊呼起来。

    记者吴莉莉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随后略带激动的说道,“我们来看,这就是张氏现象,利用电磁材料让空气产生流动,进而形成了旋风!”

    眼前的一幕太惊人了。

    实验室制造出一个小旋风,其实也没什么,利用扇叶之类的设备也能制造出来。

    下面都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和风扇、动力设备完全无关,看起来就非常惊人了。

    小旋风持续了三分多钟,才渐渐地弱了下去。

    谭延明一直盯着看,他惊讶的对张明浩道,“我一直觉得zxz是微小的空气波动,没想到啊,还能增强到这种地步。”

    他也算是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