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67章 献策 (第1/3页)
县衙二堂内,沈文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面前摊开的仍是那令人头疼的户籍、钱粮册子。流民聚集的压力并未因秋收结束而减轻,反而因天气转冷、野外觅食愈发困难而变得更加尖锐。如何安置这些流民,防止其生变,成了悬在他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剑。
这时,田修文求见。
“大人。”田修文行礼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汇报治安情况,而是斟酌着开口,“卑职近日见城外流民日众,心中忧虑,想起卑职家乡箬溪村,近日试行了一法,或可缓解眼下困境,特来向大人禀报。”
沈文渊抬了抬眼皮,带着几分疲惫和兴趣:“哦?箬溪村?林四勇秀才那个村子?你们试了什么法子?”
“回大人,是吸纳流民为佃户,以工换活路。”田修文将林四勇和林岁安那套说辞,用更符合官场语境的方式阐述出来,“由村里乡绅拿出部分偏远或摆荒的秋闲地,以极低的地租,租给那些有家小、老实本分的流民耕种冬小麦。佃户须接受村里编管,五户一保,互相担保监督。”
他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如此一来,流民有了安身立命之盼,便不会轻易挺而走险,减少了治安隐患。荒地得以重新耕种,来年夏收,县里便能多一份税赋。此乃化流民为佃农,变消耗为生产,安地方而增税源之策。箬溪村外,如今已有些许荒地开始翻耕下种了。”
沈文渊起初只是听着,越听神色越是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并非不懂农事,深知此策若推行得当,确实是一举多得。但他也有顾虑。
“地租极低,乡绅们岂会轻易答应?”沈文渊问道,这是他第一个想到的阻力。
田修文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大人明鉴。起初确有不愿。但四勇秀才与村中里正已说服他们。道理很简单:与其守着荒地颗粒无收,还要日夜提防流民冲击,不如让出部分利益,换来地方安宁和来年可能的收成。箬溪村的乡绅们已然想通此节。”
沈文渊微微颔首,这理由足够说服那些惜财更惜命的乡绅。他又问:“流民混杂,良莠不齐,如何确保其安分?编管之法,真能有效?”
“大人,此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