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冰雪哨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八章 冰雪哨位 (第3/3页)

示感谢,带着孩子们顺利入场。

    陈秋铭在不远处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看到梁晓青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包裹,连最细微的疑点都不放过;看到冯欣钰和韩静从最初的紧张变得从容自信;看到时丽雯和颜心心配合越来越默契;更看到郑燚如鱼得水般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现场指挥。

    中午短暂轮休时,志愿者们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吃口饭。休息室里,女孩们互相分享着上午的经历。

    “我的天,我刚才居然用英语帮一位韩国老奶奶找到了她的座位区!”时丽雯兴奋地说,脸上泛着红光,“她说的英语带口音,我一开始没听懂,后来连比划带猜的,居然明白了!”

    颜心心揉着酸痛的小腿:“我检查了一位好像是什么国家代表团官员的包,他夸我英语好专业呢!”

    “我这边遇到个棘手的,”梁晓青皱着眉说,“有个人想带专业相机和长焦镜头进去,坚称自己是媒体人员,但证件又不齐全。最后还是郑燚过来,叫来了真正的媒体联络官才解决。”

    郑燚笑着接过陈秋铭递来的热水:“大家都做得很好。记住冯老师说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理,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礼貌和专业。”

    王春雨在一旁悄悄对陈秋铭说:“看吧,我说过她们能行。尤其是郑燚,简直是为这种场合而生的。”

    陈秋铭点头,目光落在郑燚身上——她正耐心地听冯欣钰讲述遇到的一个难题,然后给出建议。那一刻,她不像个大学生,更像是个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下午的观众更多,但志愿者们已经逐渐进入状态,操作越发熟练,应对也更加自如。当最后一批观众通过安检,开幕式即将开始时,志愿者们终于得以稍作喘息。

    站在安检区的后方,她们能够听到体育场内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音乐声。巨大的屏幕上映出场内精彩的表演,虽然无法亲眼目睹,但能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成就感。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灯笼体育场在灯光映照下宛如一颗巨大的红色明珠,熠熠生辉。开幕式结束后,观众如潮水般涌出,志愿者们又投入到疏散引导工作中。

    当最后一位观众离开,安检设备关闭,已是深夜十点多。二十个女孩累得几乎站不稳,但眼睛却亮得惊人。

    冯女士走过来,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专业、冷静、应变能力强。尤其是几个突发情况的处理,非常得当。你们为龙城大学争了光,也为亚冬运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这番赞扬让所有疲惫一扫而空,女孩们互相看着,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回程的车上,再没有人闭目养神。大家兴奋地交流着一天的所见所闻,比较着遇到的各种有趣观众,模仿着不同国家的口音,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秋铭和王春雨坐在前排,听着身后的热闹,相视而笑。

    “想起她们一个月前的样子,真是难以置信。”王春雨轻声说。

    “是啊,”陈秋铭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若有所思,“有时候只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舞台,她们就能展现出你想象不到的光芒。”

    车停在龙城大学校门口时,已是午夜。女孩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明天继续奋斗。

    郑燚最后一个下车,走到陈秋铭面前:“陈老师,谢谢您。”

    “谢我什么?”陈秋铭有些惊讶,“是你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谢谢您相信我们,给我们这个机会。”郑燚认真地说,镜片后的眼睛在夜色中格外明亮,“今天是我大学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

    陈秋铭看着她,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这是你们应得的。回去好好休息,明天还有更多挑战。”

    看着郑燚远去的背影,陈秋铭站在寒冷的夜风中,久久没有移动。红灯笼体育场的喧嚣已然远去,但他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见证并助力这样的成长与绽放。

    夜空中有零星的雪花开始飘落,轻柔地覆盖着白日里的喧嚣。陈秋铭抬头,任由冰凉的雪花落在脸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满足。明天,冰雪之约还将继续,而他相信,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