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海边友谊》(上) (第3/3页)
在湿润的沙地上,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枚扇形的小贝壳,上面有着淡紫色的螺旋纹路,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快看快看!石头底下!小螃蟹!”另一个男生兴奋地压低声音,招呼着同伴。几个小脑袋立刻凑了过去,只见一块布满藤壶的礁石缝隙里,一只指甲盖大小、通体灰白的小沙蟹,正警惕地举着两只小螯,绿豆似的眼睛左右转动。
“这叫沙蟹,是潮间带的‘清道夫’。”武修文的声音适时响起,温和而清晰。他走到孩子们中间,也蹲下身,指着那只小蟹,“看它的颜色,是不是和沙子很像?这是它的保护色。它们行动非常敏捷,退潮时在沙滩上找吃的,一旦有危险或者潮水要涨上来,就会迅速钻进沙子里或者石缝中。”
他一边讲解,一边示意孩子们翻开附近一块长满墨绿色、滑腻海藻的小礁石。石头下湿润的阴影里,附着着几个灰白色、螺旋状的小贝壳。“这叫蜒螺。”他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其中一个,“它们用肉质的足紧紧吸附在岩石上,抵抗海浪的冲刷。潮水带来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是它们的食物。”他又指着岩石缝隙里一团深褐色、像鹿角又像小树的附着物,“这是藤壶,别看它一动不动,其实是一种小型的节肢动物……”
孩子们屏息凝神,小脑袋挤在一起,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任何一点神奇。记录本被摊开在膝盖上,铅笔飞快地滑动,稚嫩的笔迹努力描绘着这些新奇生物的模样,或者记下武老师说的要点。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脚下的沙地细腻湿润,带着退潮后特有的凉意。海风送来咸腥的气息,也吹散了城市里带来的沉闷和心头的荫翳。这一刻,只有眼前这片神奇的小世界,只有发现奥秘的惊喜。
武修文引导着孩子们观察、提问,耐心解答。他蹲在一个小组旁,指导他们如何在不伤害生物的前提下,小心地用软毛刷清理贝壳上的泥沙,以便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当他抬头,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稍远处。
黄诗娴正带着几个孩子,围在一块水洼边。水很清,能看到底部铺着的细沙和色彩斑斓的小卵石。她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俯身递给一个梳着双马尾、神情有些怯怯的女孩:是小雅。小雅接过放大镜,迟疑地凑近水面。黄诗娴的声音顺着风飘来一些,轻柔得像海风本身:“……对,就是这样,别怕,轻轻看……看到水草旁边那个透明的小东西了吗?像不像一个会游动的小逗号?那是水蚤,很小很小的浮游生物,但它们是很多小鱼小虾重要的食物哦……”
小雅的眼睛透过放大镜,好奇地凝视着那个微观世界,苍白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专注的光彩,连一直无意识绞着衣角的手也放松了下来。阳光勾勒着黄诗娴柔和的侧脸和专注的神情。她似乎完全沉浸在与孩子们分享发现的喜悦中,昨夜短信带来的阴云,在她此刻的眉眼间找不到丝毫痕迹。她的存在,就像这海湾里一道温暖而稳定的洋流。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蹭到了武修文身边。是小浩。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校服,但今天看起来精神了些,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水壶。
“武老师。”小浩的声音很低,带着点犹豫。
“嗯?小浩,发现什么宝贝了?”武修文笑着转头。
小浩摇摇头,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兴奋地报告发现。他抿了抿唇,从自己那个洗得发白的旧书包侧袋里,摸出一个用干净塑料袋小心包裹着的东西,递到武修文面前。塑料袋里,是两个还带着点温热的白面馒头。
“我妈……我妈今早特意蒸的。”小浩的声音更低了,几乎要被海浪声淹没,眼神却带着一种固执的真诚,“她说……谢谢您。”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武修文的脸,又迅速垂下,“她……她昨晚回得早了点。”
武修文的心,像是被这带着体温的馒头轻轻撞了一下,又暖又酸。他接过那袋馒头,指尖能感受到馒头内里透出的微温,像捧着一小团珍贵的火种。他用力拍了拍小浩单薄却挺直的肩头,喉头有些发哽,最终只化作一句沉沉的:“好!替我谢谢你妈妈!老师一定好好吃!”
小浩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个极淡、却真实的笑,转身跑开了。武修文看着少年的背影融入其他孩子之中,再抬头望向水洼边那个鹅黄色的身影。海风呼啸着掠过耳畔,卷起细沙打在裤脚上。他攥紧了手里温热的馒头,又慢慢松开。这片辽阔的海滩,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无声地吸纳着所有的不安、审查的阴影、网络的喧嚣。此刻充盈心间的,是孩子们纯粹的好奇与欢笑,是小浩递来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是远处黄诗娴低头时,发丝拂过侧脸的那一抹温柔弧度。
这短暂而珍贵的“避风港”,让他几乎忘记了那柄悬在头顶、随时可能斩落的冰冷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