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海边友谊》(上) (第2/3页)
笼子的兴奋麻雀,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提着水桶、网兜、小铲子,叽叽喳喳,脸上是纯粹的、毫无阴霾的快乐,将校门口的空气都搅得热腾腾的。阳光穿过高大的榕树叶隙,在他们跳跃的发梢和肩头洒下细碎的金斑。
武修文站在略显嘈杂的队伍前,努力调整着呼吸。一夜几乎未眠,眼底沉淀着浓重的青影,像两团化不开的墨。太阳穴突突地跳着,每一次心跳都沉重地撞击着胸腔,提醒着他即将到来的风暴。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一张张因期待而涨红的小脸,扫过他们手中五花八门的“探索装备”,一股温热而坚韧的力量便从疲惫的躯壳深处涌起,强行压下了那份沉甸甸的阴霾。
他拍了拍手,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清朗,穿透了孩子们的喧闹:“同学们!安静一下!检查自己的装备!水壶、遮阳帽、记录本和笔!小组长负责清点人数!记住我们的纪律……”
他的话音未落,眼角的余光瞥见校门内匆匆走出的身影。教导主任梁文昌陪着一位穿着深色行政夹克、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那男人目光锐利,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喧闹的学生队伍,最终定格在武修文身上。武修文的心猛地一沉,是调查组的人?竟然这么早!
梁文昌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抢先一步走到武修文身边,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安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修文,这位是教育局监察室的王同志,提前来……了解一下情况。王同志,这位就是武修文老师,今天的活动也是他主要负责。”
那位王同志面无表情,只是朝武修文微微颔首,目光审视而冰冷,并未主动开口。无形的压力瞬间弥漫开来。
武修文感到后背的肌肉瞬间绷紧了。他强迫自己稳住心神,脸上挤出一个符合教师身份的、平静克制的笑容,朝那位王同志点了点头:“王同志您好。”随即,他转向梁文昌,声音清晰地汇报道:“梁主任,六年级一班、二班应到六十八人,实到六十八人,装备检查完毕,随时可以出发。安全预案和分组名单在这里。”他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了过去,动作平稳,没有一丝颤抖。
梁文昌接过文件,飞快地扫了一眼,又看看旁边一脸严肃的王同志,喉咙滚动了一下,才抬高声音,尽量显得自然:“好,好!武老师组织得很有序!那个……王同志,您看,孩子们都等着呢,这活动是早就计划好的……”
王同志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武修文脸上,像是要穿透他的平静,挖掘出底下的惊惶。足足过了好几秒,那审视的、带着无形压力的目光才缓缓移开,扫过一张张充满稚气和期待的小脸。他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终于惜字如金地吐出一句:“按计划进行。注意安全。”
这五个字,像是一道特赦令。武修文绷紧的脊背线条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立刻应道:“明白!请放心!”他不再看那位王同志,迅速转身,面向早已按捺不住好奇、探头探脑的孩子们,脸上重新扬起属于“武老师”的、充满活力的笑容,手臂用力一挥,声音洪亮地穿透海风:
“全体都有!目标:月亮湾!出发!”
“耶!”巨大的欢呼声浪瞬间爆发,冲散了方才那片刻令人窒息的低气压。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兽,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又略显纷乱地朝着海边涌去。
武修文走在队伍外侧,努力维持着秩序。海风猛烈地吹拂着他额前的碎发,也吹拂着他心头沉甸甸的巨石。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那道冰冷审视的目光,如同附骨之疽,一直跟随着他们,直到拐过通往海边的路口椰林,才被浓密的绿意隔绝。
他悄悄吐出一口浊气,才发现自己的掌心,不知何时已全是湿冷的汗水。抬头望向队伍前方,一抹纤细的身影正站在一块礁石上,指挥着前面的学生小心脚下湿滑的青苔。
是黄诗娴。
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薄外套,在碧海蓝天和赭色礁石的映衬下,像一株坚韧而明亮的小花。海风撩起她的马尾辫和衣角。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微微侧过头。隔着一小段距离和喧闹的孩子,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眼底也有掩饰不住的疲惫,但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只有一种沉静的、与他心意相通的支撑。她对着他,轻轻地点了下头,幅度很小,却像带着千钧力量。
武修文心头那最后一丝惶惑,被这无声的交流悄然抚平。他也用力地点了下头,加快了脚步。
……
月亮湾像一块巨大的、温润的碧玉,镶嵌在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潮水刚刚退去,慷慨地遗落下一条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宝藏带。
“哇!贝壳!好多种颜色!”一个女孩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