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功成身退 (第2/3页)
入心脾,却难以平复内心的波澜。
唐彬林一直在外面等候,见李易民出来,急忙迎上前去:“怎么样?领导同意了吗?”
李易民点点头,脸上浮现出释然的微笑:“同意了,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唐彬林紧张地问。
“要等他办完西苗乡的案子后才做手术。”李易民解释道,随即又补充:“不过他已经答应先做全面检查,让我们制定手术方案。”
唐彬林长舒一口气,拍着李易民的肩膀:“这就够了!你小子真有本事,我们劝了这么久都没用,你一来就搞定了。”
两人边说边向外走,李易民将谈话过程简要告诉了唐彬林。唐彬林听得连连点头,对次仁西堆的敬佩又加深了几分。
“领导就是这样,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唐彬林感叹道,“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既然他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我们现在就去医院安排检查事宜吧。”
“今天太晚了吧?”李易民看了看天色。
“不晚不晚,领导的工作作风你是不知道,说干就干。我们现在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开始检查。”唐彬林说着,已经拉开了吉普车的门。
果然,当他们到达地区医院时,次仁西堆的秘书已经等在那里了,说是领导吩咐过,要全力配合李易民大夫的安排。
当晚,李易民与医院专家们开了个简会,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计划。会议结束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唐彬林又拉着李易民往自家去。
“文洁准备了饭菜,说要好好谢谢你。”唐彬林不由分说地载着李易民往家赶。
秦文洁果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藏式家常菜:酥油茶、糌粑、手抓羊肉、牦牛肉干,还有几样汉式小炒,可见女主人的用心。
“扎西,快叫李叔叔。”秦文洁推了推身边的小男孩。
扎西约莫七八岁年纪,脸蛋红扑扑的,眼睛大而明亮,有些腼腆地喊了声“李叔叔好”。
李易民弯下腰,与扎西平视:“你好啊,扎西。听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老师经常表扬你呢。”
扎西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李易民笑道:“我会看相啊,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秦文洁在一旁笑着说:“李大夫别站着了,快请坐。老唐,给李大夫倒杯青稞酒。”
四人围坐在桌前,秦文洁不断给李易民夹菜:“听说您说服了我们家老次仁做手术,真是太感谢了。我们劝了多少回,他总说工作忙,抽不出时间。”
李易民忙说:“嫂子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其实领导自己早就想通了,只是需要个合适的时机。”
扎西突然插话:“叔叔,阿爸的病能治好吗?同学们都说阿爸是好人,希望他长命百岁。”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让桌上的大人们一时沉默。李易民放下筷子,认真地对扎西说:“叔叔向你保证,一定会尽力治好你阿爸的病。不过手术后的康复也很重要,到时候你可要帮忙监督阿爸好好休息,能做到吗?”
扎西重重地点头:“能!我会每天提醒阿爸按时吃药,休息!”
秦文洁抹了抹眼角,强笑道:“看看,孩子都比我们明白事理。好了,不说这些了,李大夫尝尝这羊肉,是我特地让人从牧区带来的。”
饭桌上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李易民讲了些崖下村的趣事,扎西听得入神,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饭后,扎西拿出学校布置的作业——一幅描绘“我的家乡”的水彩画,请李易民指点。画上是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和雪山,几个藏族孩子在放牧羊群,远处有冒着炊烟的帐篷。
“画得真好,”李易民由衷赞叹,“特别是这些羊,活灵活现的。”
扎西高兴地说:“我以后想当画家,把家乡最美的风景都画下来。”
李易民鼓励道:“很好的理想!不过当画家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所以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知道吗?”
扎西认真地点点头。
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秦文洁接起电话,听了片刻,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挂断电话后,她对唐彬林说:“是老次仁的秘书打来的,说工作组已经出发去西苗乡了,老次仁明天也要下去。”
“什么?”唐彬林皱起眉头,“不是说明天开始检查吗?”
李易民忙说:“工作重要,检查可以推迟几天。”
秦文摇头叹气:“你们不知道,他那个人,一工作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这次下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正当几人担忧之际,门外传来汽车声。不一会儿,次仁西堆竟然推门进来了。
“都在啊?”次仁西堆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精神很好,“老远就闻到香味了,还有吃的没有?”
秦文洁急忙起身:“有有有,给你留着呢。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工作组已经出发了吗?”
次仁西堆洗了手,坐在桌旁:“我是总指挥,坐镇中枢就行了,何必事事亲力亲为?再说了,”他看向李易民,“不是答应小李要先做检查吗?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