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2章 沙场秋点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92章 沙场秋点兵 (第3/3页)

以上军官,进行两小时的战术研讨。他常常给出一个实战案例,要求军官们分析决策得失,丰富他们的战术思维。

    “指挥官的每个错误决定,就要用士兵的生命买单,”他神色严峻地说,“所以你们必须比士兵更加努力。”

    他对待训练的严格程度,许三也是少见的。

    有一次夜间训练,一个连队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结果,连续演练了三个夜晚,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日军训练有素,武器还优于我们,唯有更加刻苦,才能在战场上战胜他们。”这也是常说的。

    但他也不光是个训练狂,对于后勤保障方面,也非常重视的,知道确保士兵获得基本营养,是训练最好的保障。

    他聪明的把去师部要钱要粮的事情交给了许三,谁叫你跟师部关系好呢!

    不过他真叫对了人,每次许三都独自开着卡车过去。拿了东西就找机会,偷偷的加几袋米,加几百个大洋。

    可别小看了这点小动作,他却成了高强度训练的关键保障。

    他对武器装备的保养要求近乎苛刻。每支步枪必须时刻保持清洁,弹药按规定摆放整齐,他经常亲自检查。

    “武器是士兵的第二生命,”他对许三说,“对待武器的态度,就是对待战斗的态度。”

    对抗演习,只要机会合适,也会经常开展,设置各种突发情况考验部队应变能力。演习后必有复盘分析,指出优缺点。

    “训练场上的问题,总比战场上的问题好解决,”他说,“现在发现问题,就是赚到了。”

    许三仿佛将自己的工作转成文职,每天都要伏案书写到深夜。

    除了每天记录学习到的东西,他还把自己从系统得到的拿出来,从中挑出一部分普通士兵能学的,结合起来。

    “抗战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边战边练,越战越强。”许三写下了最后一段话。

    许三走到窗前,望着宁静的营房。他知道,明天的训练将更加艰苦,但唯有如此,这些士兵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

    “精兵是练出来的,”他轻声自语,仿佛是对自己的提醒,“没有捷径可走。”

    战争年代,能够安静学习这么久真的难能可贵,但总有结束的时候,九月下旬,军部就传来消息,鬼子大部队过来了,新的大战将一触即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