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赵珣出发去北椋 (第3/3页)
一个老织户喊道,他就是上次粮仓失火时,赵珣用后背护住的那个。他手里拿着块刚织好的棉布,想递过来,却被拥挤的人群挡住了。
“世子爷,到了北椋,给咱襄樊长长脸!”一个铁匠铺的学徒大声喊,他爹是周平的徒弟,从小听着赵珣的故事长大。
赵珣勒住马,对着百姓们拱了拱手。他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手里的“裂岳枪”,枪尖上的红缨在风里猎猎作响。他知道,这些百姓的期待,比任何誓言都重。
李参军站在城楼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右手紧紧攥着城砖,直到指节发白。他身后,陆诩拄着拐杖,静静地站着,虽然看不见,但耳朵微微动着,听着队伍远去的马蹄声,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队伍出了北门,沿着古商道向北行进。道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已经黄了,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像在为他们送行。远处的雁门关在云层里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马车里,赵珣靠着车窗,看着外面飞逝的景物。叶孤城坐在对面,手里拿着本《剑道真解》,看得入神,青布长衫上落了片白杨叶,他却浑然不觉。
“叶先生,”赵珣忽然开口,“你说,徐骁会怎么待我们?”
叶孤城放下书,目光平静:“徐骁是枭雄,懂得权衡利弊。主公此去,带着襄樊的诚意,也带着二品小宗师的实力,他会给主公应有的尊重。但北椋王府内部派系林立,未必人人都欢迎我们。”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陈芝豹,据说他与静安王赵衡(赵珣父亲)有旧怨,主公见到他,需得格外小心。”
赵珣点点头。他听说过陈芝豹的故事,那个白衣胜雪的将军,枪法通神,却也心狠手辣,当年在青州之战中,一枪挑翻了赵衡麾下三名大将,让静安王府元气大伤。
“旧怨?”赵珣冷笑一声,握紧了手里的枪,“到了北椋,我倒要看看,他的枪快,还是我的枪硬!”
叶孤城没再说话,只是拿起那片白杨叶,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灰尘。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咯吱”的声响。外面传来英布的吼声:“都打起精神来!前面就是野狼谷,小心戒备!”
赵珣掀开窗帘,只见前方出现一道狭窄的山谷,两侧是陡峭的悬崖,怪石嶙峋,像猛兽的獠牙。风从谷里吹出来,带着股腥气,让人不寒而栗。
“叶先生,”赵珣握紧了枪,“看来,这趟旅程,不会太太平。”
叶孤城的手放在了剑柄上,青布长衫下的肌肉微微绷紧:“有属下在,主公放心。”
话音刚落,山谷两侧忽然传来“嗖嗖”的箭声!数十支冷箭从悬崖上射下来,带着破空的锐啸,直扑队伍!
“有埋伏!”英布怒吼一声,拔出弯刀,挥刀格挡。“铛”的一声,一支冷箭被他劈成两半,火星四溅。
骑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护住粮车和马车。箭雨打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过年时的爆竹。
赵珣推开车门,翻身下马,握紧“裂岳枪”,目光如电,扫向悬崖两侧:“不知是哪路朋友,敢拦我赵珣的路?报上名来!”
悬崖上没有回应,只有更多的冷箭射下来,箭杆上刻着个小小的“赵”字——是赵毅的人!
“狗东西!”赵珣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真以为我襄樊好欺负?”
他猛地沉腰拧胯,手中长枪化作一道黑电,朝着悬崖上掷去!枪杆在空中发出龙吟般的鸣响,带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竟硬生生穿透了三名弓箭手的胸膛,将他们钉在了岩石上!
“杀!”
赵珣怒吼一声,纵身跃起,踩着骑兵的盾牌,朝着悬崖上冲去。玄色劲装在箭雨中穿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
叶孤城紧随其后,青布长衫一闪,人已在数丈之外。他的剑依旧没出鞘,只是随手一挥,便有数十支冷箭被无形的气劲震断,纷纷掉落。
悬崖上的弓箭手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可赵珣的枪太快了,叶孤城的剑更快——枪影如龙,剑气如霜,转眼间,悬崖上的弓箭手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地尸体和断裂的弓箭。
赵珣站在悬崖边,俯瞰着下方的队伍,胸口微微起伏。突破二品后,他的力量、速度、反应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刚才那一枪,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主公威武!”下面传来骑兵们的欢呼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
叶孤城走到他身边,目光望向北方,声音低沉:“赵毅的人,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硬仗,在北椋。”
赵珣点点头,握紧了失而复得的“裂岳枪”。枪头上还在滴血,红缨在风里像团燃烧的火。
“走!”赵珣转身,朝着山下走去,“继续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