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寒刃映冰魄 (第3/3页)
眼看轮到他们,粥桶却已见底。负责分粥的官吏无奈地挥手:“没了没了!明日赶早!”
陈芷兰看着弟弟烧得通红的脸和干裂的嘴唇,眼中瞬间涌上绝望的泪水,却强忍着没有哭出来,只是紧紧抱着弟弟,无助地站在原地。
“这里还有。”一个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杨匡将自己面前那碗刚舀好、还没来得及喝的粥递到了陈芷兰面前。他看到了少女眼中的绝望和那份强忍的坚强。
陈芷兰猛地抬头,撞进一双深潭般沉静的眸子里。她认出了眼前这个浑身泥泞、亲自施粥的年轻人是谁!巨大的震惊和惶恐让她手足无措:“大…大王…民女不敢…”
“拿着。”杨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给孩子喝。病着,更需要热食。”他将碗轻轻塞进陈芷兰冰凉的手中,指尖无意间触碰,传递过一丝暖意。随即,他转向粥棚官吏,声音沉静却隐含威压:“即刻去调粮!孤在此看着,今日所有排队灾民,务必每人一碗热粥!少一个,孤唯你是问!”
“是!是!卑职马上去办!”官吏吓得一哆嗦,连滚爬爬地去调粮。
陈芷兰捧着那碗犹带温热的粥,看着杨匡清瘦却挺直的背影在泥泞中指挥调度,看着他对每一个灾民温言安抚,看着他眼底深藏的疲惫与悲悯…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酸楚涌上心头。她小心翼翼地喂弟弟喝下热粥,泪水终于无声滑落。这泪水,不为自己的苦难,只为这乱世之中,竟还有这样一位君王,愿意俯下身来,将他的温粥,递给最微末的草民。那碗粥的温度,仿佛透过指尖,一直暖到了她冰冷绝望的心底。她默默记住了这个在泥泞中给予她希望的身影,杨匡。
***
荆州郡守府邸,烛火摇曳。杨匡疲惫地坐在案前,听着侍卫统领关于刺客审讯的汇报。
“大王,”统领面色凝重,“那刺客嘴极硬,熬刑不过才吐露,是收了…收了东盛那边的金子!”他压低声音,“虽未明言何人指使,但其供述联络方式与信物,皆指向广陵!属下推断,幕后主使,即便不是李曦本人,也必是其心腹重臣!”
“东盛…李曦…”杨匡眼中寒芒一闪,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果然!那只隔岸观火的老狐狸!他裁军节用,北境压力骤减,东盛北疆便少了威胁;他赈灾安民,稳固后方,对东盛而言也非好事!这刺杀,既是要搅乱西昌,更是警告,甚至…是想借刀杀人,激化他与北朝的矛盾,让西昌更快崩解,好让东盛坐收渔利!
“好一个‘静观其变’!”杨匡冷笑一声,声音冰冷如铁,“李老狐狸,手伸得够长!这笔账,孤记下了!”他看向统领,“刺客暂且留活口,严加看管。此事,秘而不宣。”
“遵命!”统领领命退下。
杨匡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光下,陈芷兰那绝望又因一碗粥而燃起希望的眼神,与此刻得知东盛背后捅刀子的冰冷现实,在他心中激烈碰撞。乱世之中,慈悲与阴谋同在,希望与杀机并存。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墙上悬挂的、略显粗糙的西昌舆图。北有萧胤虎视眈眈,东有李曦暗箭伤人,这盘棋,他杨宴麟,必须下得更稳,更狠!为了那些在泥泞中向他叩首的子民,也为了这摇摇欲坠的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