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过年 (第3/3页)
着去山上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逮到了这么一头猎物,算是意外之喜了。”
元照笑着说道:“看来今晚大哥家的年夜饭,能多加一道硬菜了。”
男子听了,心里越发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连连说道:“也是运气好,运气好罢了。”
两人一路边走边聊,气氛融洽,没过多久,就抵达了男子的家门口。
通过方才的交谈,元照已然得知,这个村子叫作小福村,而这位男子名叫孙有田,今年二十八岁,家里共有六口人:年迈的老母亲、贤惠的妻子,还有两个活泼的儿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他们一家本不是小福村人,是几年前逃难来到这里的。
当初刚逃难到此处时,恰好赶上幼帝登基,太皇太后执政,朝廷颁布了许多惠民政策,他们一家才得以在此定居下来,安稳度日,如今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太皇太后执政后,整个大梁以极快的速度安定了下来。
元照的马车刚在孙有田家门口停稳,屋里就有人听到了动静。
紧接着,一扇木门被悄悄拉开一条缝,一个扎着羊角辫、约莫三四岁的小姑娘,从门缝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往外张望。
当看到孙有田的身影后,小姑娘眼睛一亮,立刻欢喜地喊了一声:“爹爹!”
说着,便挣脱开扶着门框的小手,一路小跑着冲了出来,直奔孙有田而去。
这小姑娘正是孙有田的小女儿孙小蝶。
孙有田见状,连忙放下肩上的东西,张开双臂稳稳将她抱起,在她冻得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语气带着几分嗔怪又满是宠溺:
“乖囡囡,这么大的风,这么冷的天,你跑出来做么子呦?仔细冻着。”
“想爹爹了嘛。”孙小蝶咯咯地笑着,伸出小胳膊紧紧搂住了孙有田的脖子,将小脑袋埋在他颈间。
这时,她才注意到元照等人,小脑袋微微歪着,好奇地看向她们,脆生生地问道:“爹爹,这些漂亮姐姐是谁呀?”
孙有田笑着解释道:“她们是路过的客人,遇上大雪没地方去,今晚来咱们家过年呢。”
孙小蝶闻言,立刻露出甜甜的笑容,对着元照几人挥了挥小手,笑呵呵地打招呼:“姐姐们好!”
“小妹妹好。”元照几人见状,也纷纷露出温和的笑容,友好地回应着她。
孙有田单手将野鹿从车上拖下来,又将马车缰绳拴在门口的木桩上,随后笑着招呼元照她们道:
“外面风大,天也冷,大家都快进屋吧,别在外面站着受冻了。”
屋里的炭火正烧得旺旺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裹挟着的刺骨风雪瞬间被屋内的暖意撞散。
孙有田刚迈进门,便扬着嗓门喊道:“孩儿娘,快出来搭把手!有贵客到了!”
灶台边正专注翻炒着萝卜丝的王喜儿,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连忙用围裙擦净手上的油星,快步迎了出来。
抬眼就见丈夫身后跟着四位衣着体面、气质不俗的姑娘,还有一个半大的丫头。
几人一个个头发上、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雪沫,脸色冻得微微发红。
她愣了一下,还没等开口询问,孙有田就笑着上前介绍:“孩儿娘,这几位姑娘是赶路的,遇上大雪没处落脚,我把她们领家里来一起过年了。这位是元姑娘,这是阿青姑娘、金姑娘,还有这位金铃丫头。”
元照连忙上前半步,微微颔首致意,语气谦和:“嫂子好,冒昧叨扰了。我们也没想到雪下得这般急这般大,多亏孙大哥肯好心收留,否则我们今夜怕是只能在野外挨冻了。”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小锭银子,递到王喜儿面前,“这点心意,还请嫂子收下,权当我们的食宿费用,不成敬意。”
王喜儿连忙连连摆手,将银子推了回去,语气爽朗又热情:“姑娘这就见外了!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遇到难处的时候?更何况今儿是除夕,哪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快进屋暖和暖和,可别冻坏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我叫喜儿,你们喊我王嫂子就行。快上炕坐,炕头烧得热乎着呢,正好暖暖身子。”
元照见王喜儿坚决不收银子,于是便将其默默收了回来,打算等回头离开的时候再悄悄留下。
孙母听见外面的动静,也扶着炕沿慢慢站起身,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和善的笑意,对着元照几人说道:“姑娘们快坐,一路赶路,真是辛苦了。”
两个约莫六七岁的男孩,孙大宝和孙二宝,怯生生地躲在祖母身后,只露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元照她们,小脸上满是懵懂与好奇。
孙小蝶被父亲抱着,小手指着金铃腰间晃动的银铃,叽叽喳喳地问道:“爹爹,爹爹,这位姐姐身上有铃铛,会响吗?”
金铃闻言从腰间解下银铃,“喜欢吗?送给你?”
孙有田见状连忙推辞,“这太贵重,我们不能收。”
阿青笑道:“大过年的,就当是我们给小蝶的新年礼物,收下吧,不值钱的。”
“不值钱的,给小蝶妹妹玩儿。”金铃附和着说道。
孙有田这才接过银铃递给孙小蝶,孙小蝶顿时宝贝似的抓在手里,叮叮当当地晃个不停。
阿青见状又笑着从随身行囊里摸出两颗用红绳串着的蜜枣,递到孙大宝和孙二宝这对双胞胎面前:
“来,你们是大宝和二宝是吧?小给你们吃,甜着呢。”
说着她又捏了一颗递到孙小蝶嘴边,“小蝶也有,尝尝看好不好吃。”
三个孩子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蜜枣,飞快地塞进嘴里,甜得眯起了眼睛,脸上的生分感瞬间消散了大半。
王喜儿见元照几人还站在原地,不由分说地上前拉着她们的胳膊往炕边带:“快坐快坐,别总站着呀。我去给你们倒碗姜茶,暖暖身子驱驱寒。”
她说完,转身快步进了厨房,不多时就端来四碗冒着袅袅热气的红糖姜茶,一一递到几人手中,“快喝,刚煮好的,趁热喝才管用。”
元照接过温热的茶碗,暖意顺着指尖迅速蔓延开来,驱散了不少寒意。
她看着王喜儿忙碌的身影,轻声说道:“王嫂子,我们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不如让我们搭把手吧?也好让你轻松些。”
阿青也跟着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嫂子,别让你一个人忙活,我们也能择菜、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王喜儿本想推辞,孙有田却在一旁开口说道:“孩儿娘,就让姑娘们试试吧,过年人多,也热闹些。”
他说着,扛起地上的野鹿往后院走去,“我去处理这鹿肉,今儿让大家都尝尝鲜!”
元照跟着王喜儿进了厨房,只见案板上整齐地摆着切好的萝卜、白菜,还有一小盆泡发得饱满的干菌子。
金若檀也跟着走了进来,轻声问道:“嫂子,我帮你择菜吧?”
她性子温婉,手上动作却十分麻利,拿起一旁的菠菜,很快就把一堆菠菜择得干干净净,根须分明。
阿青好奇地凑到灶台边,看着锅里翻炒到一半的萝卜丝,鼻尖嗅着浓郁的香气,眼睛一亮:“嫂子,你这炒的萝卜丝也太香了吧!隔着老远就闻到味儿了!”
“就是普通的家常炒法,不值当夸,”王喜儿笑着翻炒了几下,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家里条件有限,也没什么山珍海味招待你们,只能用这些家常菜凑活,委屈姑娘们了。”
“不委屈不委屈!”阿青连忙摆手,语气真诚,“家常菜才最有滋味呢!我来帮你烧火吧。”
说着就往灶膛里添了几块干燥的木柴,又拿起吹火筒轻轻一吹,灶膛里的火苗“腾”地一下窜了起来,橘红色的火光映得她的脸颊通红,格外鲜活。
金铃则陪着孙母坐在炕边说话,小手乖巧地搭在膝盖上。
孙母拉着她的手,慢慢讲起了自家的过往:“当年我们从北边逃难过来,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饿肚子是常事,还得躲避战乱。多亏了太皇太后后来的惠民政策,给了我们田地,让我们能在这里安家落户,有地种、有房住,这日子才算有了盼头啊……”
金铃静静地听着,想起自己以前在金蚕坞的日子,眼眶微微发红,轻声说道:“奶奶,你们现在的日子真好,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幸福啊。”
她回想着刚刚孙有田和孙小蝶的相处,心里不禁感到羡慕。
那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模样。
不过她很快又收起了心中的羡慕,她虽然没有父亲,但现在有了师父和师伯。
孙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眼神温和:“是啊,平平安安、团团圆圆,老婆子我一辈子就这点盼头了。”
后院传来孙有田劈柴的“咚咚”声响,与厨房里的切菜声、炒菜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有烟火气。
萝卜丝的清香、干菌子的鲜味儿,还有孙有田在后院劈柴的噼啪声,渐渐在屋里弥漫开来。
孙大宝、孙二宝吃完蜜枣,也不再胆怯,凑到金铃身边,小脸上满是好奇:“姐姐,姐姐,你们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吗?那里有山吗?有像我们这里这么大的雪吗?”
金铃耐心地笑着回答:“我们来自南疆,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山,还有好多好看的花,蝴蝶也特别多,就是从来不会下这么大的雪。”
她还跟他们讲起南疆的奇花异草,讲那些色彩斑斓的蛊虫,听得两个小男孩眼睛发亮,连连追问。
没过多久,孙有田就拎着处理好的鹿肉回来了。
他见元照、阿青和金若檀三人都在厨房帮忙,脸上带着笑意:“没想到姑娘们还这么能干!这鹿肉我打算炖酸菜,炖得软烂入味,冬天吃最暖身子了。再炒几个素菜,咱们热热闹闹吃顿年夜饭!”
他们家是外来户,人丁稀少,往年过年总是不如别家热闹。
今年因为元照她们的到来,家里显得格外有人气。
夜幕渐渐降临,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鹅毛般的雪花簌簌落下,将整个小山村裹得严严实实。
但屋里却暖意融融,炭火越烧越旺,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暖意。
年夜饭很快就摆满了一炕桌。
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鹿肉酸菜锅端上来时,汤汁咕嘟咕嘟冒着泡,肉香混合着酸菜的酸爽,扑鼻而来。
一盘清炒菠菜翠绿爽口,看着就有食欲。
干菌子炒肉鲜香浓郁,菌子的脆嫩搭配肉的醇厚,滋味十足。
还有一盘萝卜丝炒黄豆,咸香下饭。
最后端上来的是一大盘白白胖胖的黏豆包,表皮光滑,透着淡淡的米香。
孙有田从柜子里拿出一坛自家酿的米酒,给元照和阿青各倒了一碗,酒液清澈,带着淡淡的米香。
“这酒是我去年秋天自己酿的,度数不高,姑娘们尝尝,暖暖身子。”
他一边倒酒一边说道:“刚逃难到这里的时候,哪能想到会有如今的日子啊。”
“是啊!”王喜儿不禁陷入了回忆,“那时候多苦啊!”
孙母举起自己的粗瓷碗,脸上满是笑容:“今儿是除夕,能遇上几位姑娘,也算是咱们家的缘分。来,咱们一起干杯,祝大家往后的日子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干杯!”碗盏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也暖了每个人的心。
孙小蝶捧着一个黏豆包,咬了一大口,甜糯的豆沙馅沾得嘴角都是,她却不管不顾,小手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鹿肉,递到元照碗里,脆生生地说:“元姐姐,吃肉!肉香!”
元照笑着接过,夹起一块鹿肉递回给她:“小蝶也吃,多吃点长得高高壮壮的。”
席间,孙有田说起村里的趣事,眉飞色舞:“前几日李大叔家的老母鸡丢了,全村人都帮着找,找了大半天,最后发现那鸡竟然钻进了自家的柴房,在柴堆里下蛋呢……”
阿青听得哈哈大笑,也说起路上遇到的奇闻:“我们在南疆时,见过会发光的蝴蝶,到了晚上,一群群的飞起来,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凡间,可好看了!”
三个孩子听得眼睛都直了,围着阿青叽叽喳喳地追问:“真的吗?蝴蝶真的会发光吗?”
“姐姐,你还见过什么好玩的?”
……
大家越聊越热闹。
守岁时分,孙有田从屋里拿出一挂鞭炮,走到门口点燃。
“噼啪噼啪”的声响划破了雪夜的宁静,火光映亮了漫天飞雪,也映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孩子们捂着耳朵,却忍不住探着脑袋欢呼雀跃,就连平时稳重的金铃都忍不住跑过去凑了个热闹。
放完鞭炮,孙有田带着孩子们回到屋里,炭火依旧旺着,孙母坐在炕边,给孩子们讲起了年兽的故事,声音缓缓的,带着岁月的温润。
金若檀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眼眶微微发热。
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纯粹的温暖,没有算计,没有冷漠,没有苛待,只有一家人的和睦融洽,还有陌生人毫无保留的善意。
阿青悄悄碰了碰元照的胳膊,压低声音说道:“姐姐,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元照也满脸笑意地对她说道。
雪还在簌簌地下着,寒风在屋外呼啸,但这小小的屋子里,却盛满了浓浓的暖意与欢声笑语,成为了元照她们此行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一夜时间就这么一晃过去。
第二天清晨,元照早早地便起了床。
此时外面的大雪早就停止。
她走出屋门,站在院墙边上看着外面的雪景。
这时不远处的雪地上,一处鼓包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走过去一看,发现竟是一个浑身是雪的人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