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本感言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完本感言2 (第3/3页)

还在不断的攻讦。

    甚至很多基金、资本在压力之下,出现了断流。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彻底回到学校教书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写书成为我发泄愤懑的法子。

    所以,本书的“不完美”早被预见。

    也如之前所说一般,“精修砍枝后阅读体验会很差,新读者看不懂也请勿抱怨”。

    但正是这些被砍去的枝蔓、断续的章节、任性的转折,构成了我们共同跨越的冰原——

    如同第3卷终章所写:“北极航道的生死之战远未结束,但破冰船已无畏劈开坚冰”。当北斗导航提示音穿透风雪响起——“航道数据已更新,祝航行顺利”,这条用三代人血汗浇筑的航道终在残缺中抵达圆满。

    最后,借用吴楚之在第451章两个完美主义者的互相解绑中的醒悟:“我们不要那个‘完美’,先确保核心方向不被带偏”。这本书或许布满裂痕,却因你们的包容有了终点。

    特别致谢:

    给所有陪我在冰层下凿刻文字的朋友:

    “这条用二十年心血、无数惊险和巨量资金打磨出的航线”,终因你们的存在有了归途。

    —— 2025-10-3日晚

    emmm……

    是的,没看错,是10月3日晚。

    其实整本书我在9月30日便写完了,在10月3日完成了终章。

    为什么你们今天才看见?

    老书友都懂,我手里始终握着至少30万字以上的存稿,也就是日更5000字可以更两个月,日更万字可以更一个月。

    原因也就是老柳现实生活里确实很忙,有的时候十天半个月没法写书也是常有的事。

    有备无患嘛。

    于是,关于新书,也许是明天能看见,也许已经出现了,也许还需要多几天……

    我也需要一段时间想想。

    就聊到这里。

    最后致谢!

    写到这里,指尖离键,仿佛把一段人生缓缓合上。

    窗外天光泛白,我却像刚走完一场漫长的夜路,回头看见一路灯火,都是你们为我留的。

    ——致读者:

    你们是我故事里看不见却唯一的主角。每一次点击、留言、投票、吐槽,都是替我点燃的一束追光。

    你们哭过、笑过、骂过、等过,让我知道,原来孤岛可以连成大陆,文字可以长出脉搏。

    若这本书曾陪你熬过深夜、挤过地铁、挨过失恋,那它便完成了我此生最奢侈的使命。

    谢谢你们,把一段虚构活成了并肩的真实。

    ——致本书历任编辑阿飞、维尼、蓬莱:

    你们删过我数十万字的“自嗨”,也救回我百万字的“灵魂”;

    文档批注像手术刀,却让我第一次明白“创作”不仅是倾诉,更是敬畏。

    那些改到想放弃的深夜,你们一句“再坚持一下,角色会替你感谢”——如今我把这句话还给你们:谢谢你们,让故事学会了呼吸。

    ——致审核:

    你们用红线和规章,教我“自由”二字的边界与重量。

    每一次退回、打回、重审,都像把钝刀,磨掉戾气,留下刃口,也留下光。

    若书中有一寸干净的风骨,那是你们替我守住的。

    谢谢你们,让文字在棱角里仍能拥抱世界。

    ——致家人:

    你们在每个夜晚给我留一盏灯、一碗热汤、一句“写完就早点睡”。

    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我的名字,背面却写着你们的委屈与纵容。

    谢谢你们,把“家”变成我永远的存稿箱,也变成我可以随时关机回去的彼岸。

    ——致自己:

    故事会完,生活不会;屏幕会暗,世界很大。谢谢你,把倔强活成了人生。

    请继续——下一本书,下一段路,下一束光。

    就到这里吧。

    我把所有未说完的温柔,藏进未完的明天;把所有已说过的再见,留给今夜合上的封面。

    愿我们在下一座文字的海里,仍带着同一盏渔火,重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