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喜得贵子 (第3/3页)
生了!”
苏泽连忙站起来,他在二月初就向皇帝请假,在家陪着妻子赵令娴等着妻子生产,这会儿终于发动了。
苏泽来到了内院外,就见到了赵家的一群女眷。
从昨日赵令娴有了生产的征兆后,赵贞吉的妻子李氏就亲自带着一堆女眷来到了苏府。
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后,都会派人来“陪产”,这一方面是同样是女性,可以给产妇交流生育经验,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娘家人的“保险”,防止夫家利用生育来谋害自家女儿。
当然,这个时代生孩子,本身也是过鬼门关的事情,赵家准备的稳婆开始指挥侍女们,整个后宅忙碌了起来。
苏泽听着内宅妻子的喊声,焦急得来回踱步。
也亏着赵令娴身体本身就不错,再加上苏泽在孕期也经常陪着她散步,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哇呜”一声,紧接着赵家蓄养的稳婆就冲出来说道:
“恭贺老爷,贺喜老爷!主母生了一个公子,母子平安!”
听到“母子平安”,苏泽连忙从袖子里抽出一把银元,然后冲向后宅。
推开门,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苏泽看到李氏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正在和床上的赵令娴交谈。
见到苏泽后,李氏将这个婴儿抱到苏泽面前。
但是苏泽想要去抱儿子,又怕自己粗手粗脚弄伤了孩子。
李氏笑着说道:
“没想到苏翰林也有不会的事情,老身来教你,孩子要这么抱。”
苏泽在李氏的指导下,将孩子抱在怀里,再看看床上微笑的妻子,苏泽感觉自己和这方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
从这一刻开始,苏泽才感觉真正融入了这方世界。
而自己所努力改变的一起,似乎也随着婴儿的啼哭有了意义。
二月十二日,苏泽的妻子赵氏生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得到这个消息,苏泽家门立刻热闹起来,苏泽的亲朋故旧都送上了礼物道贺。
不过苏泽只肯接受亲朋好友的礼物,不相熟的官员送来礼物,苏泽也只是让他们留下拜帖,婉拒了他们送上门的贺礼。
除了亲朋好友之外,朝堂上和苏泽有交往的重臣们,也纷纷送上礼物。
其中内阁的四位阁老,除了赵贞吉和苏泽本来就是姻亲之外,剩下的三位阁老也送来了礼物。
六部的尚书侍郎们,大小九卿衙门的主官,也派家人送上贺礼,这些礼物苏泽也不好拒绝,只能先收下来,等到机会再回礼。
紧接着宫内也送来了礼物。
隆庆皇帝首先下旨,给了苏泽荫子的圣旨。
《大明会典》对于荫子的门槛是正三品,不过也有苏泽这样特旨的情况。
皇帝给苏泽的荫子是正七品的中书舍人,这就意味着如果苏泽的儿子不参与科举,成年后就可以获得中书舍人的官位。
当然,如果苏泽的儿子不愿意承荫,也可以继续科举读书,将这个名额让给苏泽其他的儿子。
简单地说,荫子就是一个保底,算是皇帝对于顶级文臣的特殊奖励。
前任首辅的徐阶的两个儿子,以及再前任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都是通过恩荫进入官场的。
隆庆皇帝还赐下了产后进补的药材,并且派出太医院的太医帮着开了调养的药方,这一套都是阁部重臣家的待遇,苏泽领旨谢恩后,负责宣旨的大太监冯保凑了过来。
“恭喜苏翰林。”
苏泽连忙从怀里掏出喜钱,这是用红线捆绑的银元,这是让来客沾染喜气的,但是苏泽又有些犹豫,给太监生孩子的喜钱,好像有点骂人的感觉?
冯保倒是喜滋滋的收下喜钱说道:
“杂家也沾沾苏翰林的喜气,多收几个干儿干孙。”
不愧是宫里的大太监,一句话就化解了双方的尴尬,也难怪张居正选择和冯保结盟。
冯保又说道:
“苏翰林,杂家还有一句陛下的口谕。”
苏泽连忙正了衣冠道:
“冯大监请讲。”
冯保笑着说道:
“陛下口谕,‘武监的事情苏卿还是要多多上心’。”
苏泽这下子明白,皇帝赐下恩赏,这是催自己快点去武监上工当牛马啊!
皇帝这么着急,定是武监在设立过程中,又遇到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