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滚筒印刷机和未来的新军官 (第2/3页)
“现在印刷用的是水墨吧?水墨容易晕染,要用力压制才能字迹清晰,你有没有想过别的墨。”
“别的墨?”
苏泽指着张毕衣服说道:
“你衣服上的污渍是什么?”
张毕看着一块油斑说道:
“回苏翰林,这是油斑,是润滑机器用的鲸油。”
“油是不是要比水更容易沾染在衣物上?”
“啊!?”
张毕如同被雷击一样,他忙不迭的冲向装墨的墨盒。
苏泽又说道:
“且慢。”
“你说滚筒雕版不容易学,那你知道活字吗?”
张毕连连点头。
苏泽说道:“如果用滚筒固定活字呢?”
张毕全身颤抖起来,他突然压低声音说道:
“苏翰林,这样一来,这印书坊就不用雕版匠人了,这!”
苏泽看了一眼张毕,这果然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苏泽说道:“没这么容易,泥活字是没办法承担长期使用的,而且字迹也不清楚,你可以试试用金属做活字。”
“油墨也要试验调配。”
苏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需要的经费,直接找印书坊账上支取,等你做出来,我帮你申请华阳奖。”
——
从印刷坊回到报馆,罗万化一直在思考。
他虽然不懂技术,但是也预感到了,张毕的新机器,可能会影响整个大明。
可具体要怎么改变大明,罗万化又说不清楚。
但苏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深刻的改变大明,这是京师官员都公认的。
普通人但凡做成一件都很不容易,但是苏泽就这样每月几封奏疏,把事情给办了。
而且苏泽所办的事情,从吏治、军事、财政无所不包,任何问题他都能轻易的解决。
这样的积累,让这次武监的事件中,官员都集中火力攻击定国公徐文壁,却没几个攻击苏泽的。
等苏泽回到报馆,却发现已经有人在等他了。
“仲化(沈鲤字)兄,你怎么来了?”
沈鲤的好脾气也是有名的,但是今天他气冲冲的说道:
“我再不来,子霖兄就要把我国子监塞满了。”
苏泽尴尬的一笑,他本意也不是要坑沈鲤,而是整个京师这么多衙门官署,也就国子监有这么多空房子,所以也只能塞进国子监里。
沈鲤看到苏泽笑,更是有些生气的说道:
“陛下降旨要设置武监,光靠国子监内的这点人手是没办法弄了,今日来就是向子霖兄搬救兵的!”
武监是皇帝亲旨要办的,而且日后在这里上课的是勋贵和军户子弟,肯定不能随便糊弄一下。
这下子就不是沈鲤这个国子监司业,带着一帮监生能解决的了。
但皇帝已经降旨,如果场地问题不能解决,那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苏泽看着沈鲤说道:“仲化兄,你在这武监中,可有差事?”
沈鲤摇头。
武监的规格极高,皇帝亲自担任监正,世袭罔替的勋贵重臣定国公徐文壁担任副监。
只有苏泽这个文官,担任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教习长”的职位,甚至圣旨都没明确是几品。
苏泽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仲化兄为何不请奏陛下,将武监从国子监独立出去?”
沈鲤瞬间就明白了,他看向苏泽。
皇帝不让国子监干涉武监的事情,其实很容易想明白。
皇帝亲自担任武监的监正,那武监的学生也可以自称天子门生了。
这是隆庆皇帝要重整军务,重新整顿勋贵和卫所军官。
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让普通文官插手?
沈鲤突然想到一个传闻,定国公和苏泽的这份奏疏,大概是出自皇帝的本意。
土木堡之后,勋贵的势力衰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要重新扶植勋贵力量。
但是结果是勋贵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历代皇帝放弃了勋贵,选择加强司礼监和东厂的权利,扶持太监制衡外朝。
皇帝这些微妙心思,经过苏泽这么一点,沈鲤也完全明白了。
他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明白了,子霖兄,我这就上表,请求陛下将武监独立出来。”
苏泽点头说道:
“那就请仲化兄起草奏疏,苏某也会附署的。”
听到苏泽也要附署,沈鲤更安心了,他连忙起身告辞,返回国子监起草奏疏。
——
送走了沈鲤后,罗万化也忙着编辑新一期的报纸,苏泽回到座位上,看着上次的上疏的结算报告。
【皇帝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