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23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1/3页)
苏泽看着【手提式大明朝廷】的模拟结果。
——【模拟开始】——
《请设国子监武科疏》当日送到内阁,赵贞吉都票拟赞同,张居正和高拱对这份奏疏没有票拟意见。
兵部上下反对声浪很大,兵部尚书霍冀都上书反对。
兵部中下级官员攻击定国公徐文壁乱政,定国公上书请罪。
隆庆皇帝搁置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200点。】
【是否花费5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好家伙,苏泽拉着定国公徐文壁一同上书,还遭遇了这么大的阻力。
如果苏泽单独上疏,怕是现在攻击他的奏疏已经堆满了通政司了。
果不其然,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这项“请设武监”,实际上是损害了兵部的权力。
继承武官职位的兵部考试,还是纳粮免考,这些都是兵部的权利。
甚至可以说是兵部的核心权力之一。
每日兵部门口那么多“跑部”的将门子弟,其中不少都是因为这个去的。
说个简单的例子,皇帝允许纳粮免考,那纳多少粮食,纳粮以后多久才能正式授官,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很多时候,兵部只要“卡”上一下,就能让下面等待继承军职的将官难受。
未满十八岁的署职军官,因为年龄未到,他们没有管理卫所的权利。
这时候卫所的军权,就掌握在代管的上级军官或者副将手里。
很多军官已经满了十八岁,却迟迟不能实授。
比如戚继光就是这样,他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戚继光署职其父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
但是一直到了十九岁,戚继光才得到兵部实授,才算真正掌握了登州卫的职位。
这两年时间,戚继光豪杰仗义,经常喊人回来吃饭,但是每次都只有粗茶淡饭。
登州卫的军屯土地船只,全都掌握在副将手里。
等到戚继光十九岁跑部成功,得到朝廷实授后,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查登州卫的军屯。
而还是戚继光,他从小习武,武技出众,又拜儒生为师,也有学问,人情世故又练达。
换做是别的人,兵部稍微卡一卡,几年时间就过去了。
除此之外,大明武将是要降阶继承的。
指挥使的儿子要降为指挥使同知,千户要降为副千户。
但是在《大明会典》中,又规定了几种可以不降级的特殊情况。
大明初年,至少不到百分之十的官员能够不降阶将军职继承下去的,这还是在国初还有仗打,还有军功可以立的情况下。
在嘉靖年间,已经是近八成的军职都能不降阶传承下去了。
至于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嘉靖年间的卫所千户百户们比国初更勇猛,还是因为大明会典的漏洞已经形成某种潜规则,那就不言自明了。
言而总之,军职继承,这是兵部的核心权力之一,是不容染指的。
苏泽的奏疏,都不是染指兵部的权利,只是让不到十八岁的署职军官,以及刚刚袭职的军官去国子监读书,兵部的反对就这么大。
如果真的触碰到兵部的核心权力,苏泽都不敢想,到底要多少威望点才够。
这就连兵部尚书霍冀,也必须在兵部的压力下上书反对。
这不是霍冀本人立场的问题,而是作为部门的主官,必须要为部门出头,要不然你如何号令自己的部门?
上级的威信,同样需要手下确认才行。
在大明宫,李隆基是一句话就能要来岭南荔枝的圣人。
但是在马嵬坡,李隆基也要下旨处死自己的爱妃。
苏泽只是没想到,定国公徐文壁你怎么这么怂!
兵部官员上书弹劾,你就请罪了?
如果你定国公能抗住压力,是不是自己就能少花点威望值?
苏泽无奈。
现在还差300点威望,不过现在刚刚月初,如今自己每天可以增长16点威望值,也就是不到二十天就能攒满。
苏泽果断选择“是”,让系统先锁定任务,等攒够了威望值就执行。
处理完这件事,开始筹备国子监武监的事务。
他召来了【飞鸽传书】,亲笔写一封给戚继光的信,这是他请求戚继光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给国子监武监编写一份教材。
当然,武监只是苏泽对大明军制改革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将武监从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