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莫非王土 (第2/3页)
但是陈洪必须要问清楚,不能让朝贡变成赔本的买卖,才能回去向皇帝复命。
于是他硬着头皮又问道:
“苏翰林,回赐礼物关系陛下和朝堂里面,如果内帑负担不起岂不是失颜面于天下?”
陈洪说完,重臣们纷纷向他投来不满的目光。
可是他也没办法,如果不问清楚,他也没办法回去向皇帝交差。
苏泽果然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说道:
“苏某在奏疏中说了,要按照亲属重新厘定藩属国。”
他举着手指说道:
“一等藩属国,朝鲜琉球苦兀之属,视我大明为君父,礼贡朝贺不断的,陛下回以自由通商的赏赐,市舶税与我大明商船相当,藩属国民手持港口勘合,可通行大明。”
“二等藩属国,礼敬我大明,陛下赐予通商之利,但市舶税加征之。除朝贡使臣外,不得擅自离开港口。”
“三等藩属国,首鼠两端,虽敬大明,怀有异心,若倭国佛郎机之属,市舶税倍之。随船停靠即走,不得擅留。”
苏泽说完,户部侍郎张守直发现,苏泽又将朝贡和市舶税结合起来了。
三种藩属国,三种待遇。
距离大明越近,享受的待遇就更高。
张守直又发现,苏泽实际上是将朝贡和贸易分开。
朝贡,就是利益性质的向皇帝进献礼物,这是皇室自己的事情,要收什么礼物,回赠什么礼物,全凭皇帝自己的心意。
贸易,是大明朝堂的事情,通过这个朝贡体系决定贸易待遇。
而市舶税是归入皇帝内帑的,再由皇帝内帑来出资舰队远航,内廷也没有话说。
果不其然,苏泽说完了全部计划,陈洪也没话说了。
陈洪也暗道苏泽的可怕,从灵济宫大会上提出开征商税,再到前几日上书请求厘清内帑和国库,苏泽似乎早就在为修改朝贡体系铺垫。
陈洪也想不出反对的意见,只能将苏泽的发言记下,等着交给皇帝圣裁。
重要的事情已经讨论完毕,现场的气氛也轻松了很多。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张居正突然问道:
“若是发现海外无主土地,又要如何?”
张居正看向苏泽,问出了一个其他大臣意想不到的问题。
苏泽诧异的看向张居正,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敏锐,察觉到自己没有细说的一个问题。
海外广阔,通过这半年苏泽在《乐府新报》上的文章教导,大明官员百姓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海外无人的土地也不少,近在咫尺的澎湖就是一个巨大的无人岛。
苏泽正色说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如果是远航中发现的无主土地,自然是大明疆土。”
张居正点点头,算是没有深究这个问题。
张居正已经对海外的土地产生了兴趣。
也对,大明内部的人地矛盾已经激烈到一定地步,作为执掌户部的阁老,张居正自然能看出来。
而国舅李文全领着一帮勋贵,在澎湖建造甘蔗种植园的事情,张居正也有所耳闻。
如果这些勋贵豪强去海外占地,是不是也能缓解一下人地矛盾?
张居正当然也知道,光靠这些是不行的。
但是好歹多了一个选择。
如果日后海外殖拓收益丰厚,那是不是可以把藩王也封在海外?
苏泽不知道张居正的想法,如果知道,他肯定要强烈支持张阁老。
大框架已经定了,接下来就是垃圾时间了。
刑部侍郎李一元询问了藩属国来贡使团犯罪,以及海上船员在海外犯罪的问题。
苏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结合。
外藩使团在大明土地上犯罪,使用《大明律》判决,大明国人在外藩的领地上犯罪,也要执行《大明律》。
都察院和刑部可以派遣官员上船,在海上执行明律,如果遇到重大案件,也可以押回大明再审。
李一元对于这个答案也很满意。
九卿廷推的最后,李春芳说道:
“苏子霖,你将今日所讲写成奏疏递上来。”
苏泽早就准备这样了,李首辅递来台阶,他自然一口应下。
冯保和陈洪则匆忙的拿着会议记录,返回皇宫向皇帝汇报。
阁部重臣都还有公务要处理,率先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