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1章 下次一定还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1章 下次一定还干 (第2/3页)

    只可惜皇帝又将自己拉回了东宫,看样子是不愿意自己在户部继续搞事了。

    这么看来,自己的升官快车道是暂时走到头了。

    没办法,和大明皇帝相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刚开始的赏识,到君臣相得,逐渐到分道扬镳,最后到君臣以难堪收场。

    从嘉靖朝开始,几任宰相,罢官后还能安享晚年的,就只有高拱一人。

    也正如苏泽对张居正所说的那样,容易改革的地方已经改了。

    剩下的改革,必然要触动到皇权,或者官僚体系最根本的权力。

    苏泽也感慨,隆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自己闹了这么一出,得到的惩罚也就是淡出户部,回去给太子教书。

    如果是别的皇帝,苏泽怕是已经贬谪出京了。

    当然,皇帝这么宽仁,也和苏泽绑架张居正和户部有关。

    去东宫教书就教书吧,反正山东清吏司的事务,苏泽也处理的差不多了,盐政改革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接下来只要在各盐所推广新制盐法,解除灶户的户籍限制就行了。

    ——

    六月末,吏部文选司以惊人的效率,迅速部推出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的人选,皇帝当天朱笔御批后,新任山东清吏司郎中就走马上任。

    新任山东司郎中名叫葛烨,是首辅李春芳的门人。

    除了山东司主司郎中,剩下几个空缺主司也都被填补上,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不是张居正的门生。

    皇帝是在往户部掺沙子。

    其实不仅仅是户部,高拱控制的吏部,赵贞吉控制的礼部,空缺的名额纷纷补上。

    在官场混过的人都知道,很多部门都有主官空缺,副职代行主官职责的情况。

    一方面,这些副职没有正式转正,工作积极性比较强,干活拼命。

    另一方面是,一些部门领导中意的人,资历和年龄不够,但是领导想要让这些人做事,所以安排他们“以副代正”。

    张居正和高拱都是这样,他们在前朝的时候被徐阶压着,派系内的人手不够。

    直接扶上关键岗位不能服众,所以就将大量的岗位空着,让副职来管事。

    隆庆皇帝这招也算是釜底抽薪了,直接用李春芳等人的门生,填补了这些职位的空缺。

    苏泽不由的感慨,皇帝果然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谁也没想到,在这次政治风波中完全没有任何表态的首辅李春芳,竟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苏泽这个员外郎,也从张居正那边得到风声,十分配合的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将手头上的工作都交接给了葛郎中。

    而苏泽的工作也改成了一天去报馆,一天去户部,三天去东宫,重新恢复到以前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里。

    苏泽也正好偷闲,可以多花点时间陪妻子。

    时间就这样步入了七月。

    苏泽踏入印刷坊边上的报馆公房,就听到罗万化正在和国子监的采风使开会。

    原本报馆和史馆设在一起,但是史馆在皇宫内,出入非常不方便。

    后来罗万化和苏泽商议,在原本宫外的印刷坊边上弄了一间公房,充当《乐府新报》的编辑部。

    罗万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主编了,他已经将采风使搜集到的物价数据列在黑板上,和采风使确定最后的情况。

    罗万化确认道:“前些日子的暴雨,导致城外遭灾,城北涌入了不少逃灾的百姓,城北的粮食价格涨了。”

    “顺天府提请户部开常平仓,但是户部拒绝了。”

    罗万化又说道:

    “前几天苏总编建议,在物价指数上加上白糖的价格,诸位觉得如何?”

    国子监监生张纯说道:“罗总编,这白糖价格差距极大,要怎么确定这个价格呢?”

    众人看向罗万化,市面上销售的白糖,除了福建福清白糖之外,还有四川遂宁糖霜,最贵的就是糖霜。

    糖霜如同白雪,是达官贵人府上专供的奢侈品。

    罗万化说道:

    “就以东宫店铺售卖的白糖价格作为物价指数吧。”

    众人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东宫店铺已经打响了名气,比起其他私营店铺,东宫店铺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