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破译《营造法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9章 破译《营造法式》 (第2/3页)

法式》后,就一直想要破译这本书。

    梁思成的破译办法,其实就是苏泽所说的办法,通过古建筑入手,弄清楚《营造法式》上的专业术语,对照实例反向推算书籍中的内容,从而破译这本书。

    而梁思成重点考察的,就是刚刚苏泽所说的三个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和蓟县独乐寺。

    梁思成破译《营造法式》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现在是大明隆庆年间,现存的唐宋古建筑肯定更多!

    有更多的对照组和实地数据,苏泽相信以雷礼的专业能力,一定能破译《营造法式》!

    正如同刚刚所说的,《营造法式》最重要的价值,不仅仅是它是一本建筑手册,重要的是这是一本造价和审计手册。

    这本手册将工程估算变成了一种科学的方法,任何建筑从设计开始,就可以估算施工量和施工经费。

    反过来,已经建成的建筑,也可以通过这本手册来倒算成本。

    造价和审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学内容,这可以让工程透明化,也让负责工程的人心中警醒,不敢随意伸手,让工程不再成为一笔糊涂账。

    当然,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苏泽穿越的时候都没能做到。

    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贪污和浪费,这对于提升行政能力也是非常有用的。

    要知道万历年间就是为了修造三大殿,不知道加征了多少税,每次建造这些工程,都是一笔漫长的扯皮和推诿过程。

    能重新建立“法式”,日后再进行这类的工程,好歹有一笔明白账,一笔所有人都能算得清的帐。

    这才是重刊《营造法式》最大的价值!

    这些价值,自己能看到,皇帝和内阁也能看到,百官也都能看到。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雷礼真的能用这个办法破解《营造法式》,那谁还能说实学无用?

    其实梁思成破译《营造法式》的方法,也是受到了父亲梁启超的影响,而梁启超本人,也是考据学派的权威。

    而最后一点,《营造法式》是一本放在苏泽穿越前都不过时的书。

    《营造法式》除了以上内容之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标准木构件”的说法。

    所谓标准木构件,就是将建筑上需要的构建都标准化,任何一座建筑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是这些“标准木构件”的排列组合。

    这就类似于前世某个玩具的标准件,在建造建筑的时候,工坊只需要下单建造标准件就可以了,现场工地只需要对标准件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直接在工地安装。

    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这也让一项工程的木构件生产、现场安装可以同步进行,或者批量化的生产建造相同的建筑。

    这种思路,甚至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比如标准化零件,生产更标准化的火炮和鸟铳,建造更标准化的海船。

    而这些才是《营造法式》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

    隆庆三年,二月七日。

    蓟县就在京师附近,独乐寺是一座古代寺院,在当地颇有名气,周围百姓都说这里求子灵验。

    但就算是当地人,也说不清这座寺院的年代。

    经历过几次战乱,这座寺院建造之处是禅寺,后来又成了律宗,如今又是流行的五台宗,这座寺院的和尚都换了几批了,就是寺院的主持方丈,也都说不清寺院的历史。

    也有文人墨客来这里参观,说这里是唐代安禄山起兵誓师的地方,但是寺院的碑文早已经磨灭在历史长河中,当地人也当做趣闻奇谈,没人将这件事当真。

    但是今天的独乐寺突然热闹起来,一群身穿官袍的人冲进了独乐寺,为首的是一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大员。

    独乐寺方丈华严和尚倒是淡定,独乐寺也曾经辉煌过,还曾经帮助前朝阁老的儿子严世蕃求子,应验后严世蕃还请他父亲,内阁首辅严嵩亲自提写了匾额,如今就挂在寺院正门上。

    大明的僧道和官员联系紧密,独乐寺也是京师附近的名寺,也常有官员来拜访。

    只是严嵩倒台后,独乐寺也连带着犯了些忌讳,京师的达官贵人不太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