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夏收之前的麦梢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章 夏收之前的麦梢黄 (第2/3页)

私自成家的李由了。

    咸阳城内依旧是酷暑难耐,李斯依旧在这里处置着文书。

    “丞相,章台宫送来的冰。”

    李斯上前打开铜器的盖子,从中拿起一块冰,在口中嚼着。

    天空又一次阴云密布,李斯抬头看着天,又道:“恐怕今天又要有大雨了。”

    吴公回道:“今天始皇帝的心情也很好,赐了这么多冰。”

    李斯对这位弟子始终是不满意的,听闻他的话,神色又多添了几分不满,道:“你平日里还会看书吗?”

    “弟子近来常看法家典籍。”

    “也多看看别家的典籍。”

    吴公颔首道:“会看的。”

    李斯重新坐下来,又问道:“你去敬业县看看河渠,多半又要下大雨了。”

    吴公这才注意到天上的乌云很厚重,明明是午时,这天看起来就要刹那入夜一般,乌云让人觉得莫名地压抑。

    李斯嘴里嚼着冰块,道:“去吧。”

    吴公后知后觉地点头,正一步步往外走。

    看着这个愚钝的弟子,李斯又喝道:“跑着去,出城就骑马!”

    闻言,吴公快步跑着离开了丞相府。

    咸阳城的人们也注意到了漫天厚重的乌云,本就是关中的汛期,更何况是这样的酷暑,会突然有一场大雨,其实也不是多么罕见的事。

    人们纷纷将各种器具收进家中,吴公按照老师的吩咐在咸阳城中飞奔,好在如今的咸阳城内绝大多数人都去外面的村县避暑了。

    而现在的咸阳城反而显得空旷,吴公一路跑着几乎没有阻拦,跑了一段路便站在原地大口出着气,没了力气也只能踉跄地走向城外。

    几滴雨水落下,豆大的雨点三滴两滴地落在大地上,只是几个呼吸间,大雨倾盆而来。

    吴公刚跑到城门口,站在城门下看着漫天的大雨,就连城外的马夫也牵着马匹进城避雨。

    三三两两的人们也都聚在城墙下躲避大雨。

    吴公有些想不明白今天老师的话中是不是带着别的意思。

    他先是向马夫要了一匹战马,给了马夫一颗银豆子,翻身上马就闯入雨中,一路朝着渭南方向而去。

    敬业县,每当遇到大雨,这里的人们都会坐在家门口。

    “今天的雨水真多,我们的水窖都没用上,田爷爷说公子很喜蜀中的稻米饭,我们这里能种稻米吗?”

    叔孙通听着狸奴儿的话,抚须笑呵呵道:“关中能种稻子,收成多半没有蜀中这么好,也没有我们的麦子好。”

    狸奴儿数着手掌上一粒粒的黍米道:“要是能种出稻米就好了。”

    叔孙通道:“也不知道这场大雨会不会又冲毁了河渠。”

    “老夫子放心,章邯将军让人在河渠边每隔一里地都搭建了草棚,每个草棚里都有两个民夫看守,有一处塌了,就会有人来禀报章邯将军。”

    狸奴儿又道:“老夫子,北边的长城是不是也是这样?”

    叔孙通道:“老夫没去看过长城。”

    “是吗……”

    狸奴儿有些失望了。

    叔孙通道:“老夫有几个好友在北面修长城,可以书信一封帮你问问。”

    其实叔孙通挺想讨这个小姑娘欢心的,这丫头很伶俐,也是田安很信任的孩子。

    有了田安的信任,也相当于有了公子的信任。

    “不必了。”狸奴儿吃着手中的黍米粒,一粒都不能浪费。

    雨水下了两个时辰,雨势就减弱了,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章邯站在河渠边的入水口,目光看着还稳固的河堤,这段河堤是新修的,还算结实。

    吴公淋着大雨,策马一路来到这里,赶到这里时雨水小了许多。

    “丞相让我来问,敬业渠是否安好?”

    “很好。”章邯头也没抬地道。

    “我要去下游看看。”吴公又一次大声道。

    按照章邯对这里的了解,上游都没事,下游多半是不会有事的。

    丞相派人的这个人大可不必再跑一趟。

    看着那人往下游而去,章邯对身后的民夫道:“回家。”

    几个民夫欢呼着回了家,因他们今晚不用守在渠边喂蚊子。

    大荔县,张苍与程邈坐在县衙内,还有一个民夫正在讲述着河渠各段的情况。

    程邈依旧在写着字,其实他的字已经写得足够好了,但他依旧写着。

    程邈看似对县里的事不关心,但在写字的时候也能够在心里想着别的事。

    张苍听完这个民夫的禀报道:“丞相让人来看河渠了?”

    “是……是的。”

    张苍是一个规矩很严明的人,在大荔县也处置过几个不听话的民夫。

    “丞相派谁来看河渠?”

    “来人只说是丞相府的,没说是谁,倒是穿着很不错,看着很富有。”

    听他这么说,张苍大致就能清楚来人是谁了,多半是丞相的弟子吴公,只有他最爱显摆他的富有。

    张苍看着一卷卷宗,道:“他不来县里看看?”

    “没说要来,说是回咸阳了。”

    程邈道:“这个时辰回去,等他到咸阳多半宵禁了。”

    张苍依旧看着卷宗上的人名,这些是迁来关中新民的名册,上面记录了那些新民原来的籍贯与姓名。

    光是给这些新民编入户籍就累得够呛,知道河渠没事就足够了,张苍也没空理会别的事。

    他又问道:“公子要建设潼关,需要多少民夫?”

    程邈思量了片刻,回道:“公子……那多半是能用多少就要多少的。”

    张苍了然道:“公子的粮食有多少,要养活多少民夫?”

    程邈颔首道:“那就看看粮食有多少。”

    张苍站起身,他看向一旁的书架,从中拿起一卷卷宗仔细翻看着。

    如果说丞相李斯对他的弟子吴公帮助,或者是给予吴公更多的方便,那么他李斯就是营私。

    如果说李斯的儿子李由在秦廷的官位越来越高,也难免会落得一个任人唯亲的口舌。

    要是李斯对公子扶苏百般相助,并且全力帮扶,那么他李斯就是尽忠职守,对大秦忠心。

    而现在,吴公这么多年以来只是丞相府一个传递文书的小吏,李由被安排到了蜀中至今依旧只是一个校令。

    唯有公子扶苏任少府丞,就差位列九卿了。

    事实证明,丞相李斯的确是一个对大秦很忠心的人。

    今天,扶苏用犀牛的牛筋做了一个弹弓,拿起一颗石子拉起弹弓瞄准了河边正在慢慢游动的一条鱼。

    扶苏手上一松,石子飞出,落入水中。

    但石子落入水中的刹那就被水面卸去了力量,反而是惊动了水中的鱼,掀起一片河沙,让这一片水面浑浊,再也找不到那条鱼了。

    扶苏收起了弹弓,交给一旁的田安道:“送给高。”

    田安接过弹弓,又道:“张苍让人来问,是否可以准备民夫了?”

    现在粮食还未丰收,但也快了,还未收粮就要考虑收粮之后的事,扶苏颔首道:“让他先安排吧。”

    田安颔首。

    张苍的算术很了得,看看现在的敬业县需要多少存粮,需要多少民夫,能够养多久,工期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