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学荀子者 (第2/3页)
闻咸阳桥与敬业渠就是公子修建的。”
扶苏颔首道:“嗯,有些许建设经验,不过还是要多问问你们。”
秦律的主旨与主张,都是倡导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来做,修建城墙也应该是专业的人。
扶苏当然不会自以为修了一座桥,就觉得自己会建一座城了。
就连敬业渠,那也是章邯与张苍出的力。
“扶苏还有不少事要请教,诸位可在此地住下来,可以将家人也带来,暂住潼关。”
几人也是面面相觑,身为工匠有时铸造兵器或者是各种器物,几天不回家是常事,现在公子让他们将家人接来,并且还能住在潼关,如果建城顺利还能照应家里人,那么当然再合适不过。
甚至,已有几个工匠在低声议论,说公子扶苏果然贤明。
青臂甚至都没有多想,就当场答应了,他愿意接家里人来潼关一起住。
田安正在炉子边,准备着今天的饭食,他坐在凳子上与辛胜并排坐在一起,两人默不作声地摘着芹菜叶子。
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暖风吹过,让两位老人家的白发又乱了不少。
两位老人家,一边摘着叶子,抬眼看着公子与那些工匠商谈着,看模样商谈得应该还算顺利。
除了少数几个有些为难,余下的都挺高兴的。
而后,他们什么都没做,就这么离开了。
等公子再一次走到近前,辛胜问道:“是这些工匠不好?”
扶苏喝着放凉的开水,回道:“我让他们把家人也带来,我要在潼关建设一座城,一座能够容纳三十万兵马驻防的关城。”
田安依旧面带笑容。
辛胜有些诧异,先前只以为公子要建设一个县,一个县能大到哪儿去,也不过是与关中那些县一样,可公子一开口就要建设一座城。
辛胜也只是稍有诧异,神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今晚晚上的饭食依旧是稻米饭,李由送来的一袋稻米饭三两天也吃不完,足够自己与两位老人家吃小半个月了。
况且这两位老人家吃得也不多。
不远处的村子里也有炊烟升腾而起,人们都开始做饭吃饭。
辛胜道:“再过几天,这田里的苗都要长起来。”
闻言,扶苏看向远处的田地,已可以见到星星点点的秧苗,这种景色光是看着就令人舒心。
用罢晚饭,天色就入夜了。
夜里,田安与辛胜又在建设这里,先前这里只有一间小屋,后来田安在这里圈起来一片篱笆,屋前还种了不少蒜,现在种下去的蒜都开始出苗了。
不过现在,夜色正黑,也不妨碍田安借着月光忙碌,直到深夜了,他才睡去。
翌日,扶苏醒来的时候,见到屋子边搭了一面墙,这面墙向外扩张,有三尺长,五尺高,这是田安昨晚砌的。
扶苏坐在篱笆边摘了一些葱,再用一些羊油煎几个葱油荷包蛋。
往田安的房间看了看,这位老人家还在睡着。
扶苏取了些稻米,将粥煮上,而后带着一些麦麸又去了后方的鸡圈,一边喂着一边寻得了几颗鸡蛋。
当辛胜老将军推门而来,他手中提着一只兔子,道:“哈哈,公子有兔肉吃了。”
扶苏坐在炉子边,正在煎着道:“老将军一起用饭。”
蛋在陶锅内煎着,正发出滋滋的声响,不多时田安也睡醒了。
四月天的早晨,阳光正好,这个时节的关中还有些凉意。
扶苏与两位老人家用着早上的饭食,兔子就留在院子里,晚些时候吃。
用了早食之后,扶苏也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就接着田安昨晚的工事,开始建设这里的墙。
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建设起一个府邸。
田安的手艺很好,扶苏发现自己砌墙总是会歪,干脆又把自己所砌的一部分给拆了,再看田安所砌的,倒是很整齐。
没办法,田安是一个行事严谨到有强迫症的人,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潼关之前是一个村子,新设潼县之后,这里还没有县令,现在县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辛老将军在处置。
本就是一个小村子,其实也没什么事的。
辛胜闲来无事,就去看公子的书,公子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