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科举 (第3/3页)

地初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殿下锐意革新,你我能在中枢参与实务,已是幸事。”

    “我要去尚食局要点宵夜,你吃不吃?”苏轼想想的确也是,甩甩手,也不抱怨了。

    但饿了。

    “要,有劳兄长。”苏辙立刻点头。

    苏轼哼笑一声:“知道了,山药粥?”

    “再要一碟芝麻胡饼。”苏辙抬起脸来看向苏轼:“晚上的荤菜太油了,没吃饱。”

    苏轼倒是觉得那红烧猪肉十分好吃,不过也知道苏辙口味要清淡些,也就点点头。

    爹还在加班没回来,身为兄长,照料弟弟是应当的嘛!

    另一边,刚结束工作,范仲淹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对一旁的韩琦道:“苏家这几位,都不错,是可造之材。”

    韩琦语气淡淡:“苏子由苏子瞻嘛,才气是有的,就是这性子……还得再磨磨,不过,敢想敢言,又有真才实学,总比那些没本事的强。”

    “哪儿还有了,去年殿下淘汰多少人了。”

    “倒也是,回家吧回家吧,劳累一天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有点撑不住了……”

    皇祐十三年。

    殷灵毓及笄。

    赵祯迫不及待传位。

    他累了,真的累了。

    这十几年,他跟着女儿们卷生卷死,批的奏疏比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

    虽说女儿能干,可当爹的总不能真当甩手掌柜吧?柔儿成年后他倒是轻松了一些,可毓儿还没有啊!

    如今毓儿终于长大了,他也终于可以考虑彻底放手了。

    再说了,殷灵毓的威望和能力,早已超越了他这个皇帝,文臣武将,无不心服口服,内政外交,无不井井有条。

    朝堂上,臣子们有事直接找太女殿下商议,军队里,狄青他们听的是太女殿下的调遣,就连民间,百姓称颂的也是“太女圣明”。

    他赵祯除了在诏书上盖个章,好像确实没啥非他不可的事了。

    与其占着位置碍事,不如早点让贤,自己还能落个“英明”的禅让美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