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谈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谈论 (第3/3页)

    殷灵毓则暂时将精力放在了军队之中。

    冗兵是大宋财政的沉重负担,更是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根源之一,但要裁军,绝非易事,弄不好就会引发兵变。

    殷灵毓没有直接动那些暮气沉沉的旧军,而是先从狄青手下的边军精锐以及曹家等将门子弟中,挑选出一批年轻有潜力的军官和士卒,借由“火器”组建了新军。

    当然,明面上这自然是赵祯的命令。

    但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啊?

    不过,反正官家支持,刚又在西夏身上尝到了甜头,反对的声音也是寥寥无几。

    新军组建后,训练方式自然是军训,殷灵毓还将太学生分配了过去。

    太学生们起初也有些抵触,觉得有辱斯文,但皇太女殿下亲自到了他们面前,发表讲话。

    未来的朝廷栋梁,岂能不知兵?

    不了解军队,将来如何制定国策,管理后勤?

    这是为了培养你们!

    闭门读死书,如何懂得民间疾苦,边疆安危?

    深入军营,与士卒同吃同住,方能培养体恤下情,忧国忧民的情怀!

    军队中多有目不识丁者,诸位太学生入营,可兼任“文化教习”,教士兵识字算数,讲解忠君爱国之理,这是教化之功,亦是读书人之责!

    不仅将此行拔高到“文武并举,共铸国魂”的高度,还暗示此次经历将作为未来仕途考评的重要依据。

    再加上年轻人心底那点建功立业,体验不同生活的念头被勾起,也就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于是,军营里,一边是士兵在太学生的教导下,笨拙地握着毛笔描红,另一边,太学生们也跟着新军一起出操,跑步,累得气喘吁吁,自觉斯文扫地。

    再加上站军姿,踢正步,纪律条令,内务整理,长途拉练,负重越野,苦是苦了点,可又外加好饭好菜,官家与储君,长公主亲自巡视阅兵,勉励,也就不苦了。

    一套组合拳下去,狄青和曹家将军看着很快变得令行禁止的新军,嘴角流下了羡慕的眼泪。

    好……好想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