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拳打文坛敬老院(七) (第2/3页)
”
他在顺着桓应先生的话,替老先生解围。
但,‘过’在何处?
——‘过’在《尚书》。
桓应脸上的笑意缓缓收敛。
班临、旬彰二位先生,同样眯起眼睛打量崔岘。
这少年郎,当真好魄力!
他今日,是铁了心要给《尚书》钉上一个‘过’字了!
周遭气氛陡然紧绷。
无数身穿儒衫的老儒们,脸色阴沉不定,眼神闪烁。
他们确实没有辩赢崔岘。
但不代表《尚书》就一定要完蛋!
就像先前,他们成百数千人齐齐开口、呵斥崔岘那般。
此刻,他们同样能以势压人!
只要桓应带头,千百老儒联名上书参本,纵然崔岘有位首辅师祖,也不敢说能全身而退。
古文经学派运行千百年的‘经学秩序’,岂是那么容易打破?
若是‘烧死崔岘’就能结束这次危机,想来台下一定不缺学术疯子,跳上来拉着崔岘同归于尽。
似乎是察觉到情况不对。
开封县衙、府衙的差役们,悄然握住手中的刀,维持秩序。
百姓们面露惊异。
而身处其中的大量年轻士子们,则是频频看向周围的老儒,脸上有慌乱,也有怒意。
这是准备干什么!
辩不过,就准备玩儿脏的?
裴坚、庄瑾、严思远一群人,不敢再说半句浑话,眼睛里尽是警惕。
辩经台后方,大山等一群保镖,已经在犹豫要不要冲上去。
关键时刻。
却听桓应先生悠悠吟诵道:“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堪称无差别暴击。
对着在场老儒们破碎的心脏猛猛扎刀子。
扎的众人脸色青白交加。
看着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怜。
方才绷紧的气氛,霎时便散了。
“子能破壁,老夫岂为守冢之人?”
桓应先生似是对周遭的变故一无所知,他伸出手,颤巍巍整理衣冠。
而后看向崔岘,认真道:“然老夫亦有一问:治学之要,当‘唯经是循’以承道统,亦或‘疑古求真’以明本心?”
哗!
此话落下,当即令无数老儒神情惊骇。
甚至有老儒不顾礼节,怒斥道:“桓应先生,请您慎言!”
作为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应该坚定‘唯经是循’!
何来‘疑古求真’?
这甚至不可以是一个值得询问的问题!
但,桓应先生当众问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