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3/3页)
相与司徒谈话。”王朗纵马而出。孔明在车中拱手,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王朗说:“久闻您的大名,如今有幸相会。您既然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发动无名之师?”孔明说:“我奉诏讨伐逆贼,怎么说是无名?”王朗说:“天数有变化,帝位更替,归属于有德行的人,这是自然的道理。从前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起义,天下纷争。到了初平、建安年间,董卓叛乱,李傕、郭汜相继为虐;袁术在寿春僭称帝号,袁绍在邺地称雄;刘表占据荆州,吕布夺取徐郡:盗贼蜂拥而起,奸雄横行,国家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天下,席卷八方;百姓倾心归附,四方仰慕他的德行。并非用权势夺取天下,实在是天命所归。世祖文帝,神文圣武,得以继承大统,顺应天意民心,效法尧禅让舜,占据中原而统辖万邦,难道不是天心人意吗?如今您蕴藏大才、怀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为何要强行违背天理、背离人情行事呢?难道没听过古人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如今我大魏有百万披甲士兵,上千员良将。想必腐草的萤火之光,怎能比得上天空的皓月?您可倒戈卸甲,以礼归降,还能封侯爵之位。国家安定百姓安乐,难道不是美事吗!”
孔明在车中大笑道:“我以为汉朝的元老重臣,必定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这般鄙陋的话!我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帝、灵帝在位时,汉朝的统治衰落,宦官制造灾祸;国家混乱,年成不好,四方动荡。黄巾起义之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害百姓。因为朝廷之上,朽木为官,殿堂之中,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纷纷当道,奴颜婢膝之徒,掌权执政。以致国家衰败,百姓遭殃。我向来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世代居住在东海之滨,当初被举孝廉入朝为官;按理应当辅佐君主,安定汉室,兴复刘氏;没想到你反而帮助逆贼,一同谋划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的人,都想食你的肉!如今幸亏天意不灭大汉,昭烈皇帝在西川继承帝位。我如今奉继位君主的旨意,兴师讨伐逆贼。你既然是谄媚阿谀的臣子,只可潜身缩首,苟且求得衣食;怎敢在军队面前,妄谈天数呢!白头匹夫!白发老贼!你不久就要死了,有什么面目去见汉朝的二十四代皇帝呢!老贼速速退下!可叫反臣来与我决一胜负!”
王朗听了,气得怒火中烧,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称赞孔明:“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孔明用扇子指着曹真说:“我不逼迫你。你可整顿军马,明天决战。”说完回车。于是两军都撤退了。曹真用棺木收敛王朗的尸首,送回长安。副都督郭淮说:“诸葛亮料想我军在办理丧事,今夜必定来劫寨。可分兵四路:两路兵从山僻小路,乘虚去劫蜀寨;两路兵埋伏在本寨外,左右夹击。”曹真大喜说:“这个计策与我所想的相合。”于是传令唤来曹遵、朱赞两个先锋分付道:“你们二人各带领一万军队,抄到祁山之后。只要看到蜀兵向我寨而来,你们就进兵去劫蜀寨。如果蜀兵不动,就撤兵回来,不可轻举妄动。”二人领命,带领兵马而去。曹真对郭淮说:“我们两个各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寨外,寨中虚堆柴草,只留几个人。如果蜀兵到来,就放火为号。”诸将都分往左右,各自准备去了。却说孔明回帐,先唤赵云、魏延听令。孔明说:“你们二人各带领本部军队去劫魏寨。”魏延进言说:“曹真深通兵法,必定会料到我们乘丧事去劫寨。他怎能不提防?”孔明笑着说:“我正想让曹真知道我们去劫寨呢。他必定会在祁山之后埋伏兵马,等我兵过去,再来袭击我寨;我故意让你们二人,带领兵马前去,过了山脚后路,在远处下寨,任凭魏兵来劫我寨。你们看到火起为号,分兵两路:文长守住山口;子龙带领兵马杀回,必定会遇到魏兵,却放他们逃回,你们乘势攻打,他们必定会自相残杀。可获全胜。”二将领兵领命而去。又唤关兴、张苞分付道:“你们二人各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祁山要路;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的路,杀奔魏寨而去。”二人领兵领命而去。又令马岱、王平、张翼、张嶷四将,埋伏在寨外,四面迎击魏兵。孔明于是虚立寨栅,在中间堆起柴草,以备火号;自己带领诸将退到寨后,观察动静。
却说魏先锋曹遵、朱赞黄昏时离寨,缓缓前进。二更左右,远远望见山前隐隐有军队行动。曹遵暗自想道:“郭都督真是神机妙算!”于是催兵急速前进。到蜀寨时,快到三更。曹遵先杀入寨中,却是空寨,没有一个人。料知中计,急忙撤军返回。寨中起火。朱赞的兵马赶到,自相冲杀,人马大乱。曹遵与朱赞交马,才知道是自相践踏。急忙合兵时,忽然四面喊声大震,王平、马岱、张嶷、张翼杀到。曹遵、朱赞二人带领心腹军士一百多骑,向大路奔走。忽然鼓角齐鸣,一彪军马截住去路,为首大将是常山赵子龙,大叫道:“贼将往哪里去?快快受死!”曹遵、朱赞夺路而走。忽然喊声又起,魏延又带领一彪军马杀到。曹遵、朱赞大败,夺路奔回自己的营寨。守寨的军士,只道是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左边曹真杀到,右边郭淮杀到,自相残杀。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是魏延,左边是关兴,右边是张苞,大杀一阵。魏兵败退十多里,魏将死亡极多。孔明大获全胜,才收兵回营。曹真、郭淮收拾败军回寨,商议道:“如今魏兵势单力薄,蜀兵势大,用什么计策来击退他们呢?”郭淮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不值得忧虑。我有一计,能让蜀兵首尾不能相顾,必定会自行退走。”正是:可怜魏将难成事,欲向西方索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