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2/3页)
归降蜀国,被加封为上将,哪有再回魏国的道理?”说完,驱兵攻城,到天亮才退去。原来夜间装扮成姜维的,是孔明的计策,令部下士兵中形貌相似的人,假扮姜维攻城,因为在火光之中,难以分辨真假。
孔明却带领兵马前来攻打冀城。城中粮食缺少,军粮供应不足。姜维在城上,见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进入魏延寨中。姜维带领三千士兵出城,径直来劫粮。蜀兵全都丢弃了粮车,寻路而逃。姜维夺得粮车,想要入城,忽然一彪军马拦住,为首的蜀将是张翼。二将交锋,战不到几个回合,王平带领一支军队又到,两下夹攻。姜维兵力穷尽难以抵挡,夺路归城,城上早已插上了蜀兵的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击占领。姜维杀开一条路奔向天水城,手下还有十多骑;又遇到张苞杀了一阵,姜维只剩下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的军士见是姜维,慌忙报告马遵。马遵说:“这是姜维来骗我开城门。”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回头见蜀兵已逼近,于是飞奔上邽城来。城上的梁虔见了姜维,大骂道:“反国的贼子,竟敢来骗我城池!我早已知道你归降蜀国了!”于是乱箭射下。姜维无法分辩,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向长安而去。走了没几里,前面到了一片大树茂密的树林,一声喊起,数千士兵拥出,为首的蜀将关兴,拦住去路。
姜维人困马乏,难以抵挡,勒回马便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车上的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正是孔明。孔明唤姜维说:“伯约如今为何还不归降?”姜维思索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别的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迎接,握住姜维的手说:“我自从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能之人,想要传授平生所学,可惜没能找到合适的人。如今遇到伯约,我心愿满足了。”姜维大喜,下拜致谢。
孔明于是同姜维回寨,升帐商议夺取天水、上邽的计策。姜维说:“天水城中的尹赏、梁绪,与我交情深厚;应当写两封密信,射入城中,让他们在城内制造混乱,城池就可以得到了。”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姜维写了两封密信,拴在箭上,纵马径直来到城下,射入城中。小校拾到后,呈给马遵。马遵大为怀疑,与夏侯楙商议道:“梁绪、尹赏与姜维勾结,想要做内应,都督应当早做决断。”夏侯楙说:“可以杀了这两个人。”尹赏得知这个消息,便对梁绪说:“不如献城归降蜀国,以图前程。”当天夜里,夏侯楙数次派人请梁绪、尹赏二人说话。二人料知事情紧急,于是披挂上马,各执兵器,带领本部军队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城。夏侯楙、马遵惊慌失措,带领数百人出西门,弃城逃往羌胡城而去。梁绪、尹赏迎接孔明入城。安抚百姓完毕,孔明询问夺取上邽的计策。梁绪说:“这座城是我的亲弟弟梁虔守卫,我愿意去招他归降。”孔明大喜。梁绪当天到上邽唤梁虔出城归降孔明。孔明重加奖赏,就任命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邽令。孔明分拨完毕,整顿兵马进发。诸将问道:“丞相为何不去擒获夏侯楙?”孔明说:“我放夏侯楙,就像放一只鸭子罢了。如今得到伯约,才是得到一只凤凰啊!”孔明自从夺得三城之后,声威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调动所有汉中的兵马,向前出祁山,大军进逼渭水之西。细作把消息报到洛阳。当时是魏主曹睿太和元年,曹睿升殿上朝。近臣奏道:“夏侯驸马已失去三郡,逃窜到羌中去了。如今蜀兵已到祁山,前军进逼渭水之西,请陛下早早发兵破敌。”曹睿大惊,于是问群臣:“谁能为朕击退蜀兵?”司徒王朗出班奏道:“臣看先帝每次任用大将军曹真,所到之处必定取胜;如今陛下为何不拜他为大都督,去击退蜀兵?”曹睿准奏,于是宣召曹真说:“先帝把后事托付给你,如今蜀兵入侵中原,你怎能忍心坐视不理?”曹真奏道:“臣才疏智浅,不能胜任这个职位。”王朗说:“将军是国家的重臣,不可坚决推辞。老臣虽然愚钝,愿意跟随将军一同前往。”曹真又奏道:“臣受国家大恩,怎敢推辞?但请求派一人担任副将。”曹睿说:“你自己举荐吧。”曹真于是保举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兼任雍州刺史。曹睿同意了,于是拜曹真为大都督,赐予节钺;任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王朗当时已经七十六岁了。选拔东西二京的军马二十万交给曹真。曹真任命宗弟曹遵为先锋,又任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当年十一月出兵,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才回宫。曹真带领大军来到长安,过了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同商议退兵的计策。王朗说:“明天可整顿队伍,大展旌旗。老夫亲自出阵,只用一席话,保管让诸葛亮拱手归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大喜,当天夜里传令:明天四更做饭,天亮务必使队伍整齐,人马威武,旌旗鼓角,各按次序排列。当时派人先送去战书。第二天,两军相遇,在祁山之前列成阵势。蜀军见魏兵十分雄壮,与夏侯楙的军队大不相同。三军的鼓角声停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是都督曹真,下首是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骑马出到军前,大叫道:“请对阵的主将答话!”只见蜀兵的门旗打开,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在两边;随后一队队骁将分列两旁;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穿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前有三个麾盖,旗上写着姓名:中央那个白胡子老者,是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自思忖:“王朗必定会来游说,我应当随机应变。”于是教把车推到阵外,令护军小校传话说:“汉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