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 (第3/3页)
和短期技能培训讲清楚。”
“培训内容、师资来源、场地经费来源、管理方式要是有想法了,也要写出来。”
钱进点头。
张明远补充说:“钱主任,你得重点突出服务农村改革、服务乡镇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钱进说道:“这个请各位领导放心,我已经把报告书做出来了。”
他一早就有办学校的想法,因为他知道九十年代开始,民办学校就会遍地生花。
这次想要办培训机构,他昨晚就找魏雄图把报告给写出来了。
而且他现在是带着的。
钱进将报告拿出来交给金有幸看。
几个领导传阅,大家一起出主意,帮他改了几个细节。
最后吕达茂指向张明远说:“小张你收起来,明天找机关秘书给再次润色一下,到时候我帮钱老弟递上去,找分管这工作的李国道探探口风。”
“现在政策鼓励探索,只要不碰红线,说不准真有机会!”
钱进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一半:“太好了,各位老哥,来,我敬你们一杯,这事辛苦你们了。”
不知道他准备的礼物起了作用,还是领导们看好他这个人的潜力,反正确实很重视他这件事。
隔了两天,礼拜四,吕达茂给钱进打了电话,让他找机会去拜访市府办公室专门负责农业和乡镇企业工作的主任李卫民。
钱进做事雷厉风行。
当天下班后,他提了两份重礼登门拜访。
这次礼物有的放矢。
李主任年纪在五十岁上下,喜欢下棋,钱进给带了一副玉石棋子、檀木棋盘组成的高档象棋。
而李主任子女多,已经做了爷爷,孙子孙女都有,于是钱进又给男孩带了玩具枪、带了玩具车,女孩带了布娃娃,反正准备了一袋子玩具。
现在他在外贸口上工作,就有这个方便。
有什么时髦东西可以放心的展示出来,不会有人问他来路,因为都知道这是外国货。
李卫民住的是老筒子楼,钱进带礼物上门,老同志还挺不乐意:
“本来以为你钱进同志为国家挽回了外汇重大损失,侦破了小鬼子祸害咱们工厂的阴谋,我以为你是个走正路的同志,却没想到你也是俗人呐。”
钱进笑:“我听说李主任您祖上的李家是海滨大族,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所以带了点书本文具过来。”
“您说我要送礼,那我不否认,但我认为我这是在交好你们李家的小朋友。”
他展示了玩具:“小朋友们遇到了好时代,以后怕是都能念大学做大学生,到时候少不了哪位小朋友当老师。”
“我提前投资,跟他们搞好交情,说不准等我们培训机构干稳当了,到时候得去请他们去当老师呢?”
几个正在拖着鼻涕用小刀削木头做刀剑的男孩子看到了包里的玩具枪和玩具车,眼神顿时比鼻涕泡还亮。
他们哇哇叫着上来分玩具,李卫民呵斥他们却没用,他们又跑去挂在李卫民身上讨好他。
最后李卫民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的接下了礼物。
有人给钱进递凳子。
钱进坐下没有绕弯子,直接将红星刘家生产队和西平生产大队等农村地区的困境、技术人才的匮乏,以及他计划办技术培训学校的想法,结合着当前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向李主任做了汇报:
“李主任,农村要富起来,光靠政策松绑还不够,得给农民‘赋能’,这点您是行家,您比我清楚,得让他们掌握致富的技术。”
李卫民不表态,但说了一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钱进点头:“对,是这个意思。”
“红星刘家的渔民想养鸡,可是他们连饲料配比都搞不清楚。他们以后还想搞水产加工,那机器坏了谁来修?想接点来料加工的活儿,工人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行?”
“西坪生产大队要办蔬菜大棚,这东西是在冬天生产夏天秋天的蔬菜,光靠一块篷布可不成,怎么点花、怎么授粉、怎么处理温度和光照,这都是技术。”
“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中专生,下不到他们那些最基层的渔村和小厂啊,我们办这个培训学校,就是想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我是从领袖同志给农民培养赤脚医生这个思路来的,我们要快速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让他们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火种!”
李卫民是个务实派,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
他听着钱进的陈述,终于不再端着态度:
“钱进同志啊,我刚才说你的话言重了,你不是俗人,你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
“现在你反映的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农村缺技术,尤其是实用技术,这是制约发展的大瓶颈。你这个想法很有胆识,也很有针对性!”
他话锋一转,“不过,办学这事,归口教育部门管,政策上……”
钱进立刻把与教育口领导的沟通情况和“成人职业教育”、“农民技术培训”的定位说了出来。
李卫民沉思着点头:“嗯,这个定位是可以的,把‘技术培训’纳入‘为乡镇企业服务’、‘为农村改革服务’的大框架里,这就和政治导向、经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了。”
“我们这边,尤其是抓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口子,是大力支持这种探索的。”
“只要教育口那边能点头,在政策上开个绿灯,我们这边可以帮着协调资源,甚至可以考虑把它作为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一个试点项目来抓。”
“你提交的报告我看了,你们的场地和启动经费,或许是能帮你们想想办法的。”
有了教育局内部人士的指点和政府分管领导的初步认可,钱进心中的蓝图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了。
他有心想自己解决场地和启动资金问题。
结果李主任也想为老百姓做实事,他给钱进介绍了昆仑山路上曾经的渔民扫盲班,说可以帮钱进批下这块地皮办理培训学校。
昆仑山路距离泰山路有段距离。
可钱进知道那是老城区的黄金地带,到了21世纪房地产大开发热潮涌动,那地方愣是不能开发。
因为寸土寸金,因为被政府批准认定为文物建筑风貌保护区!
要是他们培训机构早早的在昆仑山路上占据一块地皮,那可牛大发了!
另一个他们钱家祖产别墅也在昆仑山路上。
以后钱家若是有能力把它给搞回来,那他再去培训学校便很方便了。
如此一来他激动坏了,握着李主任的手嗷嗷道谢。
当然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道谢,是为农民、为回城知青道谢。
回家之后,钱家叫上魏雄图熬了一个通宵,字斟句酌地又写了一份报告。
报告名字叫《关于创办“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暂定名)服务农村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
魏雄图大笔洒文墨,在报告里详细阐述了办学的背景、必要性、定位、内容、模式、管理及预期效益。
重点突出了其“非学历”、“短期”、“实用技能”、“服务基层”的特点,并提出了初步的挂靠方案。
挂靠在泰山路人民突击队名下。
报告写完,第二天钱进亲自给李主任递了上去。
接下来便是焦急的等待。
李卫民在这件事上使了大力气。
一个礼拜后,好消息传来。
在教育口领导的积极推动和李卫民的侧面支持下,市领导在仔细审阅了报告并向上级做了口头汇报后,终于给出了一个谨慎但积极的答复:
在当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此类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基层企业、以传授实用技能为主的短期技术培训,是有益的探索和教育补充,原则上应当同意试办!
但必须明确几点:
1.性质为非学历教育,颁发“培训结业证”而非毕业证。
2.培训内容需严格限定在实用技能范畴,不得涉及意识形态课程。
3.师资需具备相应资质或丰富实践经验。
4.不得收费。
5.管理需规范,接受教育部门和挂靠单位的指导监督。
这些要求都没有问题。
钱进心花怒放,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准生证”。
虽然带着种种限制,但政策的大门,终于被他撬开了一道缝隙。
万事俱备!
接下来就是跑程序了,不过有了上级领导发话,跑程序也不复杂,顶多是多转几个部门、多见几位领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