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将我派去最艰苦的地方 (第3/3页)
表示理解。
“大将军若有所需,尽可言明!”
王思政看着李神轨身边的老者,这位很早以前就跟随李爽,如今却没有任何的官职、勋爵,但王思政从不怀疑老者的能量。
对于韩陵,王思政甚至比对李神轨都要恭敬。
“多谢先生!”
王思政离开后,李神轨看着他的背影,不解的问道:
“先生,江州那地方没人愿意去,他为何这么急切?”
韩陵摸了摸胡子,笑道:
“陈留王看到的是艰苦,他看到的却是军功啊!”
——
江州。
当年秦灭巴蜀,张仪建造了江州城。
这座江州城在渝中半岛之北,乃是如今江州的北府城。
后来刘备入蜀,夷陵战败之后,于白帝城托孤,以诸葛亮、李严为辅政大臣。
李严镇守江州,又在渝中半岛上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城池,乃是如今江州的南府城。
李严当初修建南府城的时候,甚至想要穿城后山,引长江、嘉陵江之水,将渝中半岛变成岛。
不过这个工程最终被同为辅臣的诸葛亮给否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这个工程太过庞大。
王思政到达江州之后,与贺拔允进行了交接,让王罴进驻了北府城,自己则率兵进入了南府城。
相较于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北府城,处在渝中半岛上的南府城因为其军事价值,在数百年乱世之中,渐渐成为了江州主城。
不过在王思政看来,这座主城的军事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江州属于南梁时,因为不是前线,因此梁军并没有大力挖掘江州的军事价值。
若行增筑,培练水军,完全可以将江州打造成战略重镇。
到时候,无论是防御梁军,还是作为前进基地攻打下游的荆襄,江州都是必不可少的重镇。
这可都是军功啊!
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王思政开始考虑了该如何做了。
王思政来此之前,已然带来了关中大半精通水军的军事人才。
贺拔允离开时,只带走了他麾下的部曲,将原本的江州驻军和从各州郡带来的兵马都留给了他。
同时留下的,还有数十艘战船和大量的运输船。
王思政很快将这些巴蜀之军的将领召集了起来,进行一番考察后,选其中可用之才,留为己用。同时,他将自己带来的水军将领安插进了江州水军中。
经过了一番整顿,王思政掌控了江州军。
可他知道,光凭这些还是不够的。
基建不是一时半会就行的,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材料。
对于如今的巴蜀之地来说,物资和人力都处在短缺状态。
好在成都那边,对于王思政的请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
在得到了成都那边的支持后,王思政并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基建工程,而是集合了现有的资源,修补了江州双城在军事上的漏洞,加固了现有的军事设施。
王思政清楚,要将江州打造成为一座重镇,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需要数十万巴蜀百姓、大量的建材、可供耕作的数万顷肥沃土地、数之不尽的钱粮,以及来自长安的全力支持。
总之,需要一个人心归顺却又富庶的巴蜀之地和伟大的秦王府。
……
建康。
巴蜀失守,对于南梁而言,不只是失去了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地,面临着“西晋灭吴”的风险,也将会失去与吐谷浑、西域等地沟通的通道。
如此一来,商路断绝,梁军为数不多的战马来源途径也丢失了。
若是不尽快夺回巴蜀,南梁危矣!
对此,苦修多年的老僧终于难得的露出了火气,下令征召四方豪杰,充入军伍,誓要夺回巴蜀。
一时间,各地豪杰纷纷应征。
征兵处前,征兵官看着前来应召的男子,不觉得一惊。
“壮士何人?”
来者身高七尺五寸,额头隆起,手长过膝,虽着布衣,却难掩雄武之姿。
“在下姓陈,名霸先。国家多难,天子有诏,某虽为油库小吏,亦不敢辞,特来应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