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2章 深仇大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92章 深仇大恨 (第1/3页)

    一旦曹魏击败吴侯,兵临荆州,我大汉必将顺流见可而下。

    如是,则江南之地,恐非吴侯所有,望吴侯深思之。

    孙权听到此处,总算肯定,邓芝必然是得到了阿斗、孔明授意,而不是什么赵车骑深知天子丞相之心。

    毕竟他虽然言辞激烈,大有一旦吴国先汉一步夺下西城,蜀汉便要撕毁吴蜀盟约之势。

    但他终究不是代表阿斗与孔明,携符节而来,以官方辞令交通。

    也就是说,阿斗、孔明,此时也在为吴、蜀之盟留下余地。

    而邓芝孤身而至,又以蜀汉车骑赵云的口吻心意来谈,不过是恫吓大吴。

    一旦大吴夺下西城而天下有变,那么今天邓芝放的狠话,或许就作不得数了。

    至于什么是天下有变?

    譬如说,大吴败曹魏于襄樊。

    退一步说,大吴绝曹魏援军于汉水以北,成功阻止其救援东三郡,而蜀汉又奈何不得已经率先夺下东三郡的大吴。

    吴蜀之盟本就不甚牢固,相互提防。

    届时形势比人强,继续维持如今这种虚假的联盟,一致对魏,难道不比直接与大吴撕破脸,把大吴推向曹魏好得多?

    孙权已经有些不能正常思考了。

    又或者说,他如今在思考另外一件比西城更要紧的事。

    ——称帝。

    自打他将称帝之意与陆逊、徐盛等人坦白之后,他便无日无夜不念着此事。

    我现在不过是想从曹魏手底拿一座西城,你蜀汉就要破盟。

    还说要『顺流见可而下,江南非国所有』。

    倘若我跟你说我要称帝,你岂不是要直接兴兵袭我?

    既然如此,我倒要以这座西城来试探一下你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筵席之中,一众吴国文武先是对邓芝口诛笔伐,唾沫横飞。

    然而见这位大吴至尊沉默思索许久,似乎在考虑邓芝之语,又邓芝对他们劈头盖脸的据理力争并不置喙反击,最后也都尽皆无言。

    此时的他们,大多还不知道这位至尊想要称帝之事,只以为至尊真如邓芝所言,在担忧曹魏打败大吴后顺流攻至江陵城下,而蜀汉又会趁此时机顺大江而东,去夺巫、秭归、西陵(夷陵)诸县。

    五年前,吴蜀之所以能够缔结盟约,魏、吴、蜀三国情势,与今日几乎一模一样。

    甚至今日之情势,于吴国而言,比五年前更加严峻。

    彼时刘备刚死,至尊还是大魏吴王,魏朝无有攻吴之意,只是命吴王遣子入侍。

    现在,蜀国新胜,而大吴正与曹魏在襄樊对峙。

    唯一的变数就是:现在的曹魏经过半年大旱的摧残,国力空虚,又尽失关中,连折大将,其元气与五年前的曹魏相比已大大不如。

    如若不然,他们的大吴至尊,恐怕不会在与曹魏对峙的同时,还分兵至西城试探蜀汉底线。

    就在此时,坐于上首的大吴至尊凛然正色,有愠怒之意:

    “伯苗,如今情势,我大吴确实当与蜀汉并力讨曹,不当在此时与汉坏盟。

    “然而,汉主与孔明既然已经尽有关中,还都长安。

    “我大吴在这半年时间里,为汉拖住魏军十万,使之不能西顾,已毕尽盟友之义,却寸土未获。

    “如今在襄樊脚下隔绝曹魏,不过是为了夺取东三郡,以使将来再夺襄樊时能多线出击,使魏不能料我主力竟在何方。

    “倘若没有我吴军隔绝曹魏于汉水以北,三郡以东,难道汉国有机会攻夺西城吗?

    “吴倾尽粮秣兵甲,劳师动众,犹将三郡拱手让汉,一无所得,徒为汉再作嫁衣。

    “若此,孤将如何与十万将士交代,如何与江东父老交代?

    “十万将士,百万父老,又将如何看待吴汉之盟?

    “届时沸反盈天,吴汉之盟,可还有存续之可能?

    “难道伯苗此来,特为撕毁吴、汉之盟约不成?”

    孙权此言落罢,陈修、卫温、诸葛直等一众文武皆以为然,皱眉看向邓芝。

    却见邓芝道:

    “吴侯但取房陵、上庸二郡,汉必不干涉。

    “若此,则汉当与吴临汉水斩白马而誓。

    “戮力一心,同讨魏贼。

    “好恶齐之,无或携贰。

    “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