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全忠难断(万字大章) (第2/3页)
做的后果。
对此,李阳春却沉着冷静,对郑衡东和跟上来的刘松安抚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我军现在急需粮草,不仅仅要运送粮草前往齐州来安定东线数万大军军心,还需要粮草来防守魏博入侵。”
“便是殿下知道这件事,也应该理解我军难处,有任何责任,某独自承担!”
李阳春还是老一套说辞,郑衡东与刘松见状,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
“传令、大军扎营城外,等到军令。”
“塘骑追寻兖海军踪迹而去,告诉谭凯、邓俨,阻击此军者大功!”
“末将领命!”二人闻言纷纷应下,紧接着不断派出快马传信而去。
两个时辰后天色渐黑,李阳春在营内休息,而紧绷了许久的寿张县百姓也终于能安稳睡个好觉了。
只是这份闲暇并未持续太久,李阳春是被帐外马蹄声和吵闹声吵醒的。
他披上圆领袍走出牙帐,顿时看到了正在争吵郑衡东与刘松。
“何事?”李阳春询问,二人见状只能作揖。
“刚刚郓城传来消息,朱全忠率军攻入郓城,在郓城四周大肆劫掠,还掳掠百姓修建攻城器械,看样子是要强攻郓城。”
“节帅,我军是否要南下,在郓城围剿朱全忠所部?”
二人的话让李阳春脸上浮现思考之色,他在牙帐前来回渡步,片刻后摇头道:“不可!”
“殿下曾说过,行军打仗不要在意一城一地得失,而是要将己方目标达成最为重。”
“且朱全忠在寿张则我军攻寿张而来,朱全忠去郓城,我军便往郓城而去,这岂非被他牵着鼻子走?”
“我军眼下的目标有三个,一是抵御魏博入寇,二是保障东线大军粮草补给不断,三是配合东线大军将兖海军讨平。”
“朱全忠攻打郓城,试图牵着我军鼻子走,那便更不能如此所愿。”
“眼下寿张粮草已经得到补充,其余诸县也早早有了准备,坚守一个月不成问题。”
“既是如此,我军便无需拘泥郓州。”
李阳春深吸口气,二人也猜到了他的意图。
果然,当着二人的面,李阳春直接开口道:“从寿张、须昌带走全部火药包,明日我军往兖州攻去!”
“末将领命!”
二人领令应下,翌日李阳春留兵一千驻守寿张,随后率军九千,民夫二万五千及挽马骡车五千东进兖州。
二十五日,谭凯率军攻破兖州西南部的金乡、鱼台二县,留兵千余驻守二城,率军三千余往任城攻去。
二十六日,李阳春率军包围兖州西部中都县,李唐宾果然弃城而走,任城为谭凯所破,李唐宾在城子崖遭遇谭凯所部,为谭凯所破,李唐宾被俘。
“你说什么?!”
“金乡、鱼台、中都、任城为官军分兵所破,李郎君撤往城子崖时与官军遭遇被俘。”
刚刚攻下郓城的朱温还来不及高兴,便见朱珍着急闯入郓城衙门内,将李阳春分兵攻打兖州的消息带来。
得知兖州被连续攻下四个县,朱温脸上不免浮现焦虑之色。
兖州什么情况,他可是十分清楚,除了瑕丘、曲阜有千余甲兵和数千轻兵外,根本就没有其他兵力。
整个兖州都十分空虚,所以攻打郓州也是为了掩盖兖州空虚的事实。
“撤军,走南边撤军。”
朱温不假思索开口,继而说道:“金乡、鱼台刚刚被破,城中尚有民心可用。”
“把金乡、鱼台两县收复,然后绕道前往瑕丘、曲阜坚守。”
“末将领命!”朱珍不假思索应下,随即开始下令拔营。
朱温咬牙看着地图,他并不觉得李阳春的手段有多高明,只是仗着朝廷控制州县广袤,欺负兖海地域狭小罢了。
李阳春可以攻其必救,但朱温却不行,他兵力不多,后路太短,如果不救兖州,他拿下郓州也没什么用。
朱温开始撤军,但李阳春的手段才刚刚开始。
二十八日,李阳春领兵攻占龚丘,邓俨率军攻下乾封,兖州已失其半,泗水以西只剩兖州治所的瑕丘还在坚守。
李阳春率军与邓俨、谭凯会师,所部兵马除留驻各占领城池外,还有一万四千兵马及四万民夫。
不过短短五日时间,双方攻守易形。
“节帅,金乡县求援,朱全忠率军南下,金乡恐难坚持。”
瑕丘城外,上万大军与四万民夫所修建的营盘,将瑕丘城三面围的水泄不通,只有东面的泗水方向留有缺口。
牙帐内的李阳春得知此事,脸色并未浮现焦虑之色,只是沉吟道:
“金乡、鱼台两座城池给他也无妨,我军先集中兵力拿下瑕丘,然后分兵渡过泗水,将泗水、曲阜、邹县三城拿下,届时南边按兵不动的曾元裕必会响应朝廷旨意出兵。”
李阳春这话有些冷血无情,毕竟金乡、鱼台至少有一千汉军将士。
坐视三县不管,无疑是看着这一千汉军将士埋土他乡。
“我军有马步兵七千,不若令末将率军驰援驱赶朱全忠?”
“末将附议!”
刘松、谭凯先后开口,但李阳春却不容置疑道:“瑕丘城内守军约三千人,我军明日便可攻破此城。”
“届时大军长驱直入,少不了马步兵放哨突袭,只要我军攻城足够快,朱全忠必然无法安心攻打二县。”
“二县将士生死,便看汝等能否快速攻占兖州,趋兵进入沂州。”
李阳春这话也没有说错,但帐内诸将依旧有些犹豫。
见到众人犹犹豫豫,李阳春骤然起身,拧眉呵斥众人:“军中某为主帅,三军调度,尽皆应属某帅令。”
“此事无需再议,唯攻下兖州可解将士之围!”
见他专断独行,众将脸色都不太好看,可汉军军纪森严,他们根本不敢违抗军令,只能沉着脸色作揖接令。
从黄昏到入夜,瑕丘城外汉军都没有动静,而民夫则是在不断修建投石机和盾车,将泗水河两岸的树木都给砍伐了大半。
城内的谢瞳得知消息,便知道汉军中来了个不好对付的人物。
“这个李阳春,此前在刘继隆麾下也算不得名声在外,不曾想此次用兵却如此果决。”
谢瞳来回渡步,他清楚城内情况,只能看向都将:“朱刺史的兵马到何处了?”
李阳春进攻速度虽快,但谢瞳反应过来后便令坚守海州、沂州的朱存派兵救援兖州。
由于北边战事不利,朱存半个月前便动兵贸然进入感化军境内,强征感化军境内百姓为民夫,从淮河接应高骈押运而来的甲胄。
此举虽然恶了曾元裕,但朱存带回的十三万石粮食和五千套纸甲与三千皮甲,无疑让兖海军实力获得增强。
朱存以三千纸甲兵为白甲军,派大将丁会驰骋兖州而来。
“丁都将已经抵达费县,最迟三日后便能抵达瑕丘城。”
都将的话让谢瞳松了口气,只是坚守三日的时间,他还是有自信做到的。
瑕丘城经过朱温、谢瞳一年多修葺加固,六尺城基都垒石而成,哪怕官军有方术,也很难破开城基。
只要城基不被摧毁,以沙袋填充豁口,官军就很难攻入瑕丘城。
思绪间,天色渐渐变亮,刺耳的哨声也将瑕丘城内外的兵卒唤醒。
一万四千汉军列阵城外,其中马步兵七千,步卒七千。
若非要留兵驻守各县,他们的兵力还将更多。
四万民夫连夜搭建的投石机已经搭建完毕,距离瑕丘城不过三百步。
由于李阳春进军速度太快,谢瞳只能搬上绞车弩与檑木、滚石等物来守城。
瑕丘城高三丈,厚恐怕有四五丈之多,城墙根由六尺高的垒石城基,坚固异常。
攻打这样的城池,与攻打石头城无异,但城内守军不多,且甲兵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坚固的瑕丘城,在三军面前走上鼓车的李阳春远眺城墙,随后对跟上离开的众将说道:
“分出两千马步兵探哨,朱全忠若是得知瑕丘城被围攻,必然会来援。”
“若是朱全忠来援,谭凯、刘松汝二人率五千马步兵阻击而去。”
“此外,郑衡东、邓俨,汝二人各领三千步卒,万余民夫,分兵从北城、西城强攻瑕丘城。”
“以瑕丘城兵力,只要我军能在城头站稳脚跟,即我军可轻易取胜!”
攻下瑕丘城,这将对兖海军的士气产生严重打击,毕竟瑕丘城是朱温重点经营的几座城池之一。
如果连瑕丘城都能被攻破,其它几座城池也就不用多说了。
“我军火药不过三万五千斤,恐怕需要省着用。”
郑衡东开口劝说,李阳春却颔首道:“故此,我军需要以投石机、盾车、火药来惊惧敌军,随后大军以云车、吕公车强攻!”
“这……”听到这话,诸将脸色皆是一变。
自汉军研制出火药包与盾车的攻坚战术以来,汉军便鲜少使用吕公车与云车强攻城墙。
汉军的火药若是放在平时,自然是够用的,可如今不到半年时间,汉军接连在河东、代北、天平、义昌、兖海进行多场战事,加上火药通常都是从临州制作并东运,数量自然也就跟不上汉军消耗了。
见诸将脸色不对,李阳春眉头微皱:“平日攻坚操训没少进行,到了实战时,便如此怯懦了?”
李阳春虽说参军晚,可他见识过陇右老卒们的攻坚能力。
如今的汉军,虽说将领和兵卒的身体素质比曾经的了老卒高了许多,但却少了股彪悍之气。
曾经的汉军可是两千多人就敢叫嚣和刘继隆一起东进,打下整个陇西的存在。
如今五千多汉军都拿不下兵马不过万人的朱温,还得自己亲自来驰援。
想到这里,李阳春便不免皱眉,只道是兵卒生长环境太过承平,失了野性。
但他转念一想,曾经的汉军老卒都是跟刘继隆从河西杀出来,在陇右锤炼了数年的老卒。
眼下军中兵马,大部分都是从军不过三年的兵卒,自然比不得他们。
“传令,先登者拔擢三级,队中拔擢二级,旅内拔擢一级!”
“是……”
在李阳春的军令下,汉军开始行动起来,而城内的谢瞳也做足了准备。
“呜呜呜——”
当号角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