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旧结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旧结合 (第1/3页)

    “您好,我叫苏木,是做古镇文化IP开发的。您刚才说的‘茶禅一味’,我特别认同,我们正在做的项目,就是想把江南文化的这种‘雅’传递给更多人。”

    老人眼前一亮,伸出手:“我叫陈景明,退休前在苏州大学教江南文化研究,专门研究江南的茶、园林和传统工艺。你们做的这个项目很有意义,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太少,需要有人把这些宝贝挖出来,讲给他们听。”

    两人坐在茶桌旁,从江南茶文化聊到古镇保护。

    陈教授说:“江南的古镇,不只是建筑好看,更重要的是里面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比如周庄的沈厅,不只是一座老宅,更承载着江南的商帮文化,乌镇的茅盾故居,承载着近代文学的记忆。”

    “你们做IP开发,不能只拍古镇的风景,要挖深这些文化根脉,把故事讲透。”

    他还建议苏木,多关注江南的传统工艺,“比如苏绣、缂丝、玉雕、核雕,这些都是江南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多工艺都面临失传,你们可以把这些工艺拍下来,做成短视频,让更多人看到老手艺的美。”

    “说到传统工艺,”陈教授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苏木。

    “苏州有一家传承了五代的缂丝工坊,叫‘沈氏缂丝坊’,坊主沈福生师傅是缂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手艺非常好。你们可以去参观一下,说不定能有收获,沈师傅人很热情,很乐意接待对缂丝感兴趣的年轻人。”

    苏木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工坊的地址和电话,他连忙道谢:“太谢谢您了,我们明天就去拜访沈师傅,正好也让佳莹看看,她最近正在学苏绣,对传统工艺特别感兴趣。”

    周日上午,苏木和徐佳莹按照名片上的地址,驱车来到“沈氏缂丝坊”。

    工坊藏在苏州老城区的一条深巷里,门口挂着两块牌匾,一块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