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的呼吁 (第2/3页)
想而知。更过分的是,这两个公爵极其吝啬,铸造货币时,大幅降低了金银的含量,使得货币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
如此一来,拉乌尔公爵领地发行的“帝国金币”,和阿基卡尔公爵领地发行的“帝国银币”,所谓的“信用度”——也就是作为货币的实际价值,几乎等同于零,和废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必然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这点就算是我,也知道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历史上不少国家,都是因为恶性通货膨胀而走向崩溃的。
顺便说一句,虽然“劳尔金币”(拉乌尔公爵发行)和“阿基卡尔银币”(阿基卡尔公爵发行)没有任何公信力,但朝廷给士兵、宫廷仆人发薪时,用的还是这两种货币;贵族们支付商人货款时,也只愿意用这两种货币。
普通商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这种“劣币”,只有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麾下的商行,才会同意用这种货币交易。这就意味着,士兵和仆人拿到薪水后,只能去这两位公爵旗下的商行购物——久而久之,就连本该效忠皇帝的士兵和仆人,也变相成了这两位公爵的私兵,根本不听朝廷调遣。
最后是第三个问题:“财政赤字”。由于朝廷里的官员大多被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掌控,他们上报的赋税数额,比实际征收的少了一大截;两位公爵自己掌控的领地,更是明目张胆地少缴甚至不缴赋税。这些“省下来”的赋税,全都流入了地方贵族的口袋,只有极少一部分上缴到朝廷,进入国库。
可即便如此,两位公爵还以“帝国贵族”的名义,打着“防备饥荒”“灾后重建”的幌子,从帝国本就微薄的预算里挪用资金。一边是几乎为零的收入,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开支,帝国的财政赤字,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现在有人会问:既然帝国财政已经烂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还没有崩溃?
答案其实很简单:摧毁帝国,对周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就算现在帝国覆灭,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掌控的领地,也会几乎完好无损地独立成两个新国家,实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以,周边国家即便想夺取帝国的领土,也不愿看到帝国彻底崩溃——在他们看来,让帝国像个“垂死的病人”一样苟延残喘,威胁性反而更小。
而且他们也不敢轻易夺取帝国领土,生怕一不小心加速了帝国的灭亡,给新成立的“劳尔国”和“阿基卡尔国”留下借口,让这两个国家以“复仇”的名义,反过来入侵自己。
至于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为什么迟迟不宣布独立,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现在能从帝国身上榨取更多好处——既不用承担“独立”可能带来的风险,又能掌控实权、搜刮财富,自然没必要急着独立。更何况,帝国的朝政本就掌握在他们手里,独立与否,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
此时,站在我面前的努姆巴尔伯爵,脸色看起来十分难看,显然是被财政问题折磨得身心俱疲。
其实我虽然没有财政方面的专业知识,但脑子里倒是有一些自认为有用的想法,算是所谓的“内政小技巧”。可就算现在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也没用——朝廷官员都听首相和礼部尚书的指挥,最终的成果只会落入这两人手中,根本改善不了帝国的财政状况。
换句话说,不除掉这两位公爵,不夺回实权,帝国的财政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而这次全国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这也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愿取消旅行的原因。
“冷静点,努姆巴尔伯爵。不得对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