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7章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7章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第3/3页)

    “赈灾纾困的钱粮,应该如何在中原和南方之间分配呢?”

    正副首相和皇太后展开了激烈的思辨。

    而就在大明官僚体系三巨头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咳咳。”

    角落里,传来房遗则的干咳声。

    他明明面无表情,但莫名给人一种脸色很臭的错觉。

    “抱歉打扰诸位的讨论,属下只有一个问题。”

    房遗则礼貌而不失冷淡地发问:

    “你们都在讨论钱粮如何分配,只是属下有一个小问题——

    “钱粮从何而来?”

    此言一出,刚才还热烈探讨的房间里,一下子就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杨太后看看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看看房玄龄。

    房玄龄低头研究着粥碗。

    而刚才殷勤给大家盛粥、倒茶的李明达,早就不知什么时候跑路了。

    真是个小机灵鬼。

    “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用于赈济灾民的钱粮都是不够的。不知几位打算如何调拨分配?”

    房遗则的声音冰冷地回荡在寂静的房间里。

    “顺带一提,援助物资不是下一道行政命令就自动就位的。

    “从中原地区出发,跨过满溢的淮水和大江,长距离跨区域调拨也是会产生损耗的,而且还不小。”

    财务管理是这样的,太后首相只需要讨论怎么分配蛋糕即可,而计相为了把蛋糕做大,要考虑的就多了。

    许是感受到了气氛的尴尬,长孙无忌试图两边和稀泥打圆场:

    “太后的决策绝对正确,但房计相的担忧也很有道理,长途运输不但耗费巨大,时间也未必来得及。

    “淮南、江南两道的救灾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北方的接济,他们也必须就地自筹啊……”

    “是的。”房遗则面色冷淡地点头,又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所以,不论是北方的救济还是南方的自筹,钱从哪里来?”

    …………

    “钱从哪里来?”

    李明坐在营帐的桌子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陛下这有何难?且听我老薛为您支招。”

    一个粗俗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吵得李明耳朵嗡嗡的。

    是薛万彻。

    多亏应对措施及时有效,现在的滑州灾情已经基本稳定了,进入灾后重建阶段。

    既然牵涉到“建设”,那自然离不开打灰将军,薛万彻。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咱大明已经不用厚重的铜钱了,而是在用轻便的纸钱?

    “轻飘飘一张纸,就能抵过去的一贯钱!只要请人从唐州把那些纸钱拉过来,灾区没钱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薛万彻指点江山,说得唾沫横飞,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李明疲惫地抬起眼睛,看了看修整完毕、精力爆棚的得力战将,嘴角勾起一个揶揄的笑容:

    “薛将军说得对啊,还可以再改进一下。

    “钱何必从唐州大老远运过来呢?不过是印花纸而已,我们索性在灾区本地印钱,不是更方便么?

    “顺便提醒你一下,我朝的法定货币叫‘纸币’,不是‘纸钱’……”

    “对哦!”薛万彻一拍脑袋,也不知有没有把陛下的后半句话听进去,很兴奋地打断道:

    “我怎么没想到呢!我真是蠢,难怪当皇帝的不是我。”

    就这一连串足以让九族成为先祖的发言,也就只有李明可以忍了。

    “去去去,一边打灰去!别打扰朕治国!

    “真是的,你这蠢货当真无可救药,难怪当初被我姨丹阳公主踢出了家门。”

    李明气呼呼地把薛万彻轰了出去。

    印钱……呵,灾区的物资短缺问题能这么简单地解决就好了。

    钱是什么?

    钱只是一般等级物而已。

    不论是纸张、还是金银铜,一不能吃而不能穿,躺在上面睡觉还硌得慌,拉到灾区有什么用?

    钱只是一个代号,真正稀缺的,是其背后所代表的资源。

    “长江这么一闹腾,征倭也只能暂停了,得让房遗则把准备征倭的资金都挪给南方灾区。

    “唉,没钱真是万万不能啊……”

    李明心中烦闷不已,怏怏不乐地离开了帐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