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37章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第1/3页)
“来,多喝一些,银耳汤喝完还有。
“这是太后殿下亲手为几位熬煮的,花了两个多时辰呢,不可不品尝。”
李明达殷勤地给两老一小、三位重臣的面前摆上碗,给他们舀汤,一边笑呵呵地招呼着:
“几位请自便。遗则你怎么这么瘦了?多喝点别客气。”
说着,刷刷给房遗则的碗里舀汤。
“呵呵~阿兕子言过了。吾只是在宫中憋闷得慌,随手一做罢了。
“与埋头苦干的诸位爱卿相比,算不得什么。”
杨太后也是呵呵笑着,态度十分优雅从容。
仿佛这里是自己家,三位大臣才是来访的客人似的。
大小房和长孙三人看了看自然融入大环境的太后娘娘,又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终于!杨太后终于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权利欲,终于踏出了这一步,开始公然干政了么!
“如今,国有难,女子寝食难安。”简短的寒暄过后,杨太后的脸色倏然严肃。
“虽然力不能逮,但也无法枯坐宫中,因此才冒昧叨扰诸位卿。
“吾听闻,似乎大江流域也遭遇了严重的水灾,以江南道之北、淮南道之南为甚。”
果然,是为了南方大水这件事。
三人算是听出来了,把老妈支过来的就是她的宝贝儿子——也就是神皇陛下李明本人。
因为来俊臣只听令于李明一人。
要不是李明授意,杨太后自然不可能知道南方的事情。
而既然李明选择在“第一时间”将此事“特意”告知母后,那肯定不是心血来潮。
就是他,特意让太后参与,干一下政的。
是啊,大明官僚体系的完全形态,又怎能少得了杨太后?
兹事体大,确实得要集思广益。
“南方闷热潮湿,尸体腐烂得更快,蛇虫鼠蚁也比中原多上许多,所以防疫是重中之重。”
在最初的客套以后,杨太后迅速进入角色,开始出谋划策。
“可是,殿下,两京的医生大夫都已经驰援中原了……”长孙无忌礼貌地提出不同的意见。
因为医疗人员的问题,他刚刚还喷过中原灾区的诸位刺史呢。
“南方的情况更为紧急,应该优先保证南方的医疗。”
对于监国的反对意见,太后可一点也没有和稀泥,反驳道:
“皇帝曾经说过,污水、蚊虫和高温是病殃滋生的温床。
“现在中原气候已经转凉,而且经过连月的救灾,重建已经初具成果,污水排净、废墟清理一空,瘟疫相对就不容易蔓延了。”
一讲到治国的专业领域,房玄龄也不退让,微微摇头道:
“中原人口众多,又是我国的经济重心。轻大河而重大江,似是不妥。”
公元七世纪不像后世。
既然黄河流域温暖宜人,那就意长江大江流域酷热难当。
天冷可以多穿点衣服,可是天热没法多脱几件衣服,所以人口仍然集中在北方。
所以长江的洪水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实际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再加上诸位重臣都是北方出身,习惯性地忽视南方。
对此,杨太后针锋相对地回应道:
“非也。我朝在中原耕耘日久,土地基本得到均分,百姓对我朝的认可更高。
“而南方才刚纳入我朝治理不满年,改革仍然在进行之中,土地依然不均,地方豪强依旧横行,而且我朝在南方基层的力量也依然薄弱。
“不但抗灾自救能力弱小,而且赈灾物资的发放也不一定公平,民间就有怨气。”
一谈到正事,杨太后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
平时的温婉柔和不见踪影,态度十分强硬。
不由得让人看见了某位陛下的影子。
“而南方百姓的怨气如果加重,最后会发生什么?”
杨太后严肃地看着三位朝臣。
会造反……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心里同时一凛。
南方和北方的百姓,是不一样的。
在一统天下以前,大明起家于辽东,影响范围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原地区。
对淮河以南地区的辐射能力不足。
而在这次明唐争霸战之中,南方又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